第(1/3)页 六月五日,周一。 清晨,中法中学依旧笼罩在《塘沽协定》带来的压抑氛围中。 但学习的齿轮不能停转。 课间,乙班的数学老师杨文元先生托人带来口信,叫林怀安(郝楠仁)去教研室一趟。 林怀安心中疑惑,快步前往。 杨先生是学校有名的严师,以出题难、要求高著称。 见到林怀安,杨先生推了推眼镜,直接说道: “林怀安,听说你这次月考数学拿了丙班第一。我这里有份乙班上周的数学周考卷,题目有些难度,你有没有兴趣试试?不算分,就当摸摸底,看看乙班的深浅。” 杨先生的目光带着审视,也有一丝提携后进的意思。 乙班的周考! 林怀安心头一震。 丙、丁班是没有周考的,只有甲、乙这样的“高材班”才有每周一测的待遇。 这是一个检验自己真实水平、丈量与顶尖梯队差距的绝佳机会,但也可能是一次自信心的打击。 “学生愿意一试!” 林怀安没有丝毫犹豫,立刻应承下来。 塘沽的屈辱让他渴望任何能变强的机会,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。 周三下午放学后,教研室空无一人,杨先生将一份卷子递给林怀安: “90分钟。开始吧。” 卷子入手,林怀安立刻感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。 题型更灵活,综合题占比大,压轴题题干冗长,需要极强的信息提取和建模能力。 他沉下心,全力应对。 前几道基础题尚算顺利,但进入中段,速度明显慢了下来。 最后一道压轴题,结合了二次函数、几何动点与最优解的实际应用,他思考良久,思路几度中断,最终只勉强写出了一个不完整的框架,计算部分几乎空白。 时间到,交卷。 杨先生当场批阅。 红色的笔迹划过,最终分数定格在 68分(满分100)。 杨先生放下笔,语气平静却犀利: “基础尚可,思路有,但熟练度不够,综合运用能力欠缺,尤其是压轴题,完全不得要领。乙班这次周考,平均分是82。差距,你自己看得到。” 68分! 这个分数,像一盆冷水,从头顶浇到脚底。 比他月考的数学分数低了一大截! 虽然明知是乙班的卷子,但这种“越级挑战”的惨败,依然给了他巨大的冲击。 他之前月考建立的信心,在这一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。 当晚,烛光下。 林怀安没有让自己沉溺在沮丧中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