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形势比人强-《大宋超级恶霸》
第(2/3)页
就在刘正龙准备离开杭州的时候,穆春来报,说是在洞庭湖聚集了大量的叛匪,人数众多,影响很大。
是谁在这里叛乱呢?刘正龙突然想到了历史上着名的钟相杨幺起义,这和四大寇是截然不同的,不过这次最终遭到了朝廷的镇压,对于江南经济破坏很大。
钟相,杨幺都是人才,起义也属于官逼民反,迫不得已。这个时候规模应该不是很大,还没有成为气候,刘正龙决心灭掉这支义军,招降二人,于是他就秘密把李俊的水师调了过来。
李俊,张顺,张横等人率领一万水师浩浩荡荡杀了过来,对于混江龙李俊而言,一股小小的叛军,压根用不着劳师动众,只不过为了觐见主公,才刻意亲自过来的。
九月的杭州,是秋风习习,金秋艳阳,泛舟西湖,的确是一件幸事。李俊,张横,张顺这三个大老粗都有种流连忘返的感觉。
刘正龙亲自为三人把酒斟满,他笑着说道:“知道为什么把你们三个叫来么?”
“启禀主公,当然知道了,就是为了歼灭那股叛军。数万叛军成不了气候,只要我们水师进入洞庭湖,就可以将其荡平。”李俊没有想到主公亲自敬酒,感动的泪流盈眶的他说话的时候都声音哽咽,哪里像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将军,简直就是一个小娘子。不知道的人,怎么都不相信这曾经是雄霸一方的土匪头子。
刘正龙摇摇头,他不经意地说道:“几万叛匪成不了气候,剿灭他们也不是本官的职责范围。只要指挥得当,地方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歼灭,压根不需要调你们过来。”
这下子,李俊有点糊涂了,他看了看张横,张顺,看这两兄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看法。
张顺想了片刻后说道:“莫非主公有意招降这支队伍?”
“错,不是招降,是打得他们投降。”刘正龙斩钉截铁地说道:“钟相,杨幺都是铮铮铁汉,可是下面的人参差不齐,鱼龙混杂,直接招降会招惹很多麻烦,也会遭到朝廷的忌惮。打他们,不管现在有几万人马,最终招降的规模必须压缩在一万以内,另外进行整编,最终留下三五千的样子,然后打乱编进霹雳军之中。”
“明白。”李俊最喜欢听的就是扩军,一说招降几千进来,这个家伙就高兴的不得了,他笑着说道:“主公,啥时候霹雳军的规模能上十万呀,驰骋水域,绝对比步兵有更大的发挥空间。长途奔袭,我们更擅长。”
“这才是本官找你们三个来的原因所在。”
水军扩编计划在刘正龙的脑海里酝酿好久了,现在终于成熟,他说道:“十万是必须的,只不过需要按部就班的扩大,不能引起朝中忌惮,要绕开枢密院。现在霹雳军要进行肢解,分成五军。第一军由李俊你出任指挥使,回军北上,由梁鸿配合你,在东洋占据几个大岛,作为基地,要知道那里有银矿,今后本官的经济命脉就掌握在你手中了,千万不能出现任何偏差。”
“誓死效忠主公,一定在东洋站稳脚跟。”李俊是一个极具头脑的人,占据东洋大岛,如果仅仅是为了银矿的话,那么梁鸿是主公的小舅子,驻扎是最合适的。自己过去,显然是为了今后反击金国做准备,毕竟水军的优势是足以碾压金国的,从后方偷袭,杀伤力巨大。
果不其然,刘正龙后面的话,印证了李俊的想法,只不过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。
刘正龙接着说道:“高丽内乱即将开始,应该会请求朝廷出兵援助,到时候,第一军就排上大用处了,具体的还要看后续的发展,总而言之一句话,第一军是水师的精髓,是重中之重,未来的水战,就看你混江龙的了。”
“定不辱使命。”李俊跪倒谢恩,这个家伙脑海里就开始酝酿如何足见第一军,如何在东洋建功立业了。
刘正龙接着说道:“第二军,由张横,张顺你们两兄弟执掌,你们要下南洋,任务明确开发南阳,另外监视方腊,方天定,只要是发现异动,不必请示,直接格杀。南洋岛屿众多,小国家,小部落很多,不要歼灭,只要是肯归顺就可以,当然了杀鸡儆猴是必须的,你们要开辟一条远洋航线出来,大食的商人们一直渴望和我朝经商,可是海盗横行,航运艰辛,这就看你们两兄弟了。”
打击海盗,占据基地,拓展航线,保护船运这就是张横,张顺两兄弟执掌第二军的使命。
面对自己的亲信,刘正龙也不准备藏着掖着,他豪气冲天地说道:“开疆拓土,裂土封王是你们的使命,我不会亏待你们的。天高任鸟飞,海阔任鱼跃,最终有多大的成就,就看你们本事了,当然了,当务之急,要拿下钟相,杨幺。具体怎么作战,你们三个商量着来,本官就不参与了。”
“誓死效忠主公。”李俊,张横,张顺三人跟随刘正龙多年,知道主公志在龙飞九天,刚才说的裂土封王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承诺。跟随主公,每一个人不都是图一个远大前程么,要不然谁愿意冒险,谁会誓死效忠。
刘正龙示意三人起身后说道:“第三军交给童威童猛两兄弟,就驻扎在江州吧,第四军交给阮氏三雄,第四军是空的,必须重新招募,所以他们三兄弟的主要任务是练兵。”
水军招募很简单,只要有钱,在江南还怕招不到会水的年轻人参军?最复杂是战船,毕竟造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这就是为什么刘正龙张口向官家要船的原因所在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