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攀势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夜幕降临,周扬换上一身崭新衣袍,坐着轿子,来到那家饭庄。

    王翽早已在那里恭候大驾光临。

    一进饭庄大门,王翽自我介绍,并奉承周扬几句,让周扬感受到了王翽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热情态度。

    酒席上,美味佳肴,大饱口福。王翽不时地阿谀奉承,周扬不免有些飘飘然,得意洋洋起来。酒酣耳热之际,正是谈判的好机会。

    王翽深谙此道,他认为时机已到,便态度诚恳地向周扬提出供应粮食的意图。

    周扬听罢,并未立即作答,还在犹豫不决。

    这时气氛僵持,让王翽显得极其尴尬。但王翽不愧社交老手,他很快清醒过来,瞥了周扬一眼,并没有逼周扬马上做出决定。

    王翽若无其事地用手招来店小二:“听说宁州特产烤鸡味道不错,能否劳您驾给我买一只来?”

    说罢,从衣袖中掏出一大把银子出来,随意从中拿出两个元宝的作为店小二的小费。

    周扬望着那一堆银子,再看看王翽付小费时的洒脱样,断定王翽肯定是一个资金实力雄厚的大掌柜,与其做生意不会有什么风险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周扬主动与王翽谈起,就供应粮食一事,做了详尽的洽谈,并爽快地答应了王翽的要求。

    待酒足饭饱,正式达成协议,签订合约,两人握手言别。

    走到大街上,这条街是宁州夜市酒楼极繁盛之地,灯火辉煌。

    天下苦蚊子叮咬,可唯独这条街道无蚊子。蚊子恶油,人物嘈杂,灯光照天,每晚至四更停止,故蚊子绝迹。

    上元五夜,街道南北几十里,道路两边是药肆,多国医,咸巨富,声伎非常,烧灯尤为壮观。

    王翽回到了破旧旅馆。今天在这样的饭局,这样的高消费,对王翽而言简直太奢侈了,足足花了他十两银子

    周扬做梦都不会想到,王翽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小客商。

    王翽以高超的谈判本领,使他略施小伎,将自己收购的粮食转手卖给周扬,使王翽在宁州赚取了第一桶金,完成了原始财富积累。

    然而,王翽在宁州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,但并不表示自此就一帆风顺。要知道经商道路上遍布棘刺,举步维艰。

    在这个并不熟悉的宁州,王翽既无背景靠山,也无充足资金。

    赚取的第一桶启动资金,先是租房子当店铺,雇请伙计,大量收购粮食买入,然后又卖出,其实利润没有赚多少,而各种麻烦就纷沓而至。

    开张店铺,拜码头,会官吏。忙前忙后,既向这个大官送礼,又请那个小吏吃饭,忙乎了大半年,才把店铺开起来,消耗了一笔不小资金。

    在开张过程中,这个官吏跑来说违规,那个官吏又跑来说收税。王翽只好四处打点。经过努力,店铺终于开起,在疲惫中宣布营业。

    做点宣传,热闹热闹。就有官吏出来干涉,有些是以前听说过的,有的是以前连听也没有听说过的,统统出来干扰和卡压。

    这个说:“这个做得不对,要处罚金!”

    那个说:“那个摆的位置不好,属于乱占经营,要没收!”

    这些衙门里面的官吏,或明或暗,前来搞摊派,吃、拿、卡、要,搞得王翽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刚开张没几个月,各种费用已经压得喘不过气来,但又没办法跟他们斗,只好忍气吞声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还有商业竞争对手,不愿看到王翽发展起来,他们排斥外地人,想把王翽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
    于是,常叫一帮地痞无赖,来捣乱,假装买卖。就价格和质量等问题,故意挑刺找毛病,与伙计争吵起来。

    以此贬低王氏店铺形象,动摇与王翽有业务往来交易的商人们的信心。

    还有宁州地方黑恶势力,常来收取保护费用。不给就故意找茬,砸店铺,打伙计,闹得鸡犬不得安宁。

    这一切,都是王翽创业前做梦也没想到的。在这个没有任何势力可依的陌生地方,王翽时常感到很无助。

    以往创业时,立下的宏伟理想,开始变得悲观、暗淡。弄得心力交瘁,可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,去应付这些“绊脚石”。

    如何摆脱困境呢?王翽常彻夜思索着。

    某日,王翽终于等到机会。原来,官衙收税召开会议,由甘肃巡抚陈雷亲自主持。王翽有幸被邀请参加。

    陈雷长得有点丑,个子不高,肥头大耳,却抚掌本省军政、民政、吏治、刑狱、关税、漕政等大权。世人争相为其权而巴结之。

    在会上,陈雷问在座商人有何难处,尽管提出来,让大家畅所欲言。

    一些商人看在巡抚面子上,都尽捡好的说,而不说坏的,即使说了,也是遮遮掩掩,好像怕被人穿了“小鞋”。

    初生牛犊不怕虎。轮到王翽发言,当着巡抚大人之面,大胆地揭露了所经历的种种丑恶现象,震惊了整个会场。

    会上,陈雷问清了王翽的名字,当即表态说:“请王掌柜以后有事直接向我举报。我要从这里开刀,狠狠治一治这股歪风。”

    会后,王翽有感于巡抚之正直与豪爽,心中暗想:何不多与巡抚套套近乎?有这座靠山,以后还有谁敢来捣乱?

    王翽精心地寻找几次机会,前往衙门借汇报情况为名,与之交流,但都被陈雷拒绝。

    原来,陈雷之所以在会上这么说,也是做样子给其他商人看的,实际上要不是在收税上催得急,陈雷压根儿就不想管这些破事。

    王翽当然知道。

    一个极小的门吏,都可以以其职务便利,随便影响一个小商贩的生意。

    一个较大的官员,当然可以以各种貌似合理的理由,对商贩强行征税,或者宣布此贸易为不合法。

    一个成功的商人,要想把生意做大做强,不可能也绝不能避开官吏。

    怎么办?

    只有设法与其沟通,或者可以说是巴结,甚至不惜黄金贿赂,以求得官吏的保护与官场上的靠山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