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扣粮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3/3)页
其实,招牌就是能够显示“以为标志,广招来者”的作用。
舒继根据甄龙的想法,把钱庄名字取为“鑫康”二字,取“金多兴盛,富足而丰盛”之意;把典当名字取为“阜昌”二字,阜者盛也,昌者炽也;把药店名字取为“延寿堂”三字,即延长寿命的地方。这三个招牌,还比较押韵,朗朗上口,可以说完全符合了甄龙的要求。
甄龙把这七个字反复念了几遍,立即欣然同意:“确实取得好,实在是好听极了,就用这三个招牌。”
药店开张之时,正值阴历七月中旬,酷热难耐,感觉就像火龙吞噬一般,当地人形象地把这个月称为秋老虎。除非万不得已,否则绝不会跨出门槛半步。
甄龙吩咐药店掌柜邱路在药店门前施药。
原来,邱路对销售有一套。以前邱路寻思,与其给别人打工,不如自己做老板。有了这个想法后,说干就干,立即借了一笔钱,自己做起了药材买卖。
一天,邱路发现,最近几年,桐州药农都在闹“卖药难”。药农种植了很多中药材,销路却一直不旺盛。
很多药农把中药材搁置在家里,堆了几年都堆黄了,还是卖不出去。邱路一分析,感觉这是个发财的商机。
以低价收购了一批中药材,先只付一半的货款,三个月后才付足全部货款。
邱路把这批药材运到踵州制药厂,也就是甄氏药厂加工。
如今甄氏药厂缺乏原材料,由于开工不足,突然有了一笔大生意到来,甄龙很是高兴,同意只收四十两银子定金。
过三个月后,再收足加工费,并乐意长期合作。
一个月之后,药材已经加工成了药品,但如何销售出去呢?
邱路对于营销,既无渠道,也无经验。于是招聘了几个伙计,开始一起上街推销,但效果很不理想。
眼看过去两个月,药品还是堆成山一样,邱路开始着急,弄不好生意刚起步就血本无归,还欠下一笔巨债。
突然,邱路发现,踵州流动摊贩众多,推销能力极强,何不借用其力量呢?
邱路打定主意,立即招募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流动摊贩。只求每件收回若干成本,把利润的大头让给摊贩们。
由于药品质量好,让利又多,于是消息不胫而走。每天前来工厂领货的摊贩越来越多,你一批我一批,一堆山一般的药品,不到二十天就销售一空。
邱路还清所有欠款后,还净赚五十两银子。尝到甜头后,邱路又开始做其他加工生意,依靠那些摊贩们,生意越做越红火。
可是,好日子不长久,邱路生意还是落魄了,做不走。他一个人依靠单打独斗,有时候靠的是运气,但终究抵不市场风险。
后来,邱路投奔甄龙。甄龙知道邱路有经商头脑,就收留了邱路。自从到甄氏上班以后,邱路知道甄龙的脾气,做事要又快又好,对于应该做的事从来不在钱上计较更多。
于是,当天就在药店门前摆出一个木架子,架子上放上可以装一担水的茶缸,茶缸里面加上菊花、冬青等清火败毒药材。
茶缸旁边放了一个安了手柄的茶杯,路人可以随时随意取用。门前还贴了一张广告,上写:“本行敬送华佗丸,请内洽索取。”
如此一来,药店门前一下子热闹起来,一上午就送出去二百多包。
邱路对甄龙说出了自己的疑虑:“我看,前来讨药的人多,实际出钱的甚少。这样下去,花费难免太多,难以为继,而且前来讨药的人,都是免费的,恐怕会影响生意。”
甄龙不经意地说:“你为药店考虑利益,值得赞扬!然而,既然已经开头,就要坚持做下去。你想啊,我们刚开张,也是一个较好的广告。已经讨过药的人,一定不会好意思再来讨要。刚开始人多是正常的,过两天免费来领药的自然就会减少。”
后来,果如甄龙所料,药店生意越来越好。酷暑季节施茶送药,成了甄龙药店一条不成文的规矩。
对长期从事药业经营、熟悉药材业务、又懂得经营管理的行家,重金聘请为掌柜,负责药店全面业务。
对熟悉药材产地、生产季节、能鉴别药材质量优劣真伪者,聘请为二掌柜,负责进货业务;熟悉财务者,聘请担任三掌柜,负责财务管理。
以上三类人员,皆可称为“掌柜”或“先生”,甄龙视为一级职员。
他们有一定文化知识,能写会算,头脑灵活,懂业务、善经营,属于穿长衫的脑力劳动者,因而待遇从优。
对于略懂药物知识、会切药、会熬药、会制药,经验丰富,聘请为伙计,又分为大伙、中伙、小伙,待遇各有不同。
他们文化水平不高,属于穿短衫的体力劳动者,又可称“师傅”。甄龙视为二级职员,待遇比掌柜略低。
对于从事搓药丸、搞运输等类似工作或者跑腿、跑堂、打下手、端茶递水等杂活的人,称为帮工。
有的是长期的做工,也有的是因为短暂忙碌而临时雇请来的,待遇更低一些,有的是按件计酬。
除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外,甄龙信奉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”的理念,正因为如此,甄龙在做生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
在创业之初,甄龙深知自己财单力薄,不可能单凭个人的实力与同行业的大商竞争,必须联合大批外界的合作伙伴,而要做到这一点,就必须以心换心。
有一年,甄龙生产出来的药材,在桐州失去了销路,零售商天天来要求退货。这可急坏了负责桐州的批发商马守。
马守连夜赶来,找甄龙寻求对策。
甄龙并没有躲之一旁,而是热情地接待了,以酒肉相待。
酒席上,甄龙望着满脸愁容的马守,说:“别担心!你的难处,就是我的难处。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我决不会让你受损失,你把那些药材统统收回来,送到我这里调换。”
马守感动地说:“这也不能让你一个人遭受那么巨大的损失呀!”
甄龙却亲切地说:“我们商人,走遍天下,都是一家。谁受损失都一样,这损失理应由我来承担。”
这件事悄然而走,其他州的批发商对甄龙更加敬重了。
类似这样的事情,举不胜举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