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心虚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城内最高档的酒楼,苗俊摆了一桌菜,拿了好酒,特地请王良喝。到了中午饭点时分,王良如约而至。

    酒菜都上齐了,苗俊说:“先吃菜,垫点儿底,再喝酒。”

    王良说:“那可不行,还是按照老规矩,先喝一口再吃菜。”

    于是三人举杯,酒过三巡。

    共同喝酒碰杯结束,接着就是轮流敬酒,该崔煜上场了。

    崔煜给王良倒酒,然后端了一个小杯子敬酒,说:“我先替苗掌柜敬王知府三杯酒。感谢您对苗氏生意的帮助。”

    说完把三小杯斟满,然后倒在一个大杯子里面,一饮而尽。见崔煜喝得如此爽快,王良击掌称好,也同样喝了三杯。

    王良突然说:“用小杯子喝酒不过瘾,换大杯子来。”

    刚才喝了一大杯酒,崔煜感觉状态还可以。见王良说拿大杯子,从内心来说也赞成。崔煜没有说任何话,便叫店小二换大杯。

    店小二把大杯子拿来,崔煜还觉得不够大,便问:“还有没有更大的杯子?”店小二说:“没有更大的了,这是本店最大的酒杯。”

    王良一看这个大杯子算是可以的,怎么还说小?

    看来对手的确是一个能喝酒的主。

    喝了那么多年的酒,还没有遇见真正的对手,今日总算是遇到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内心便有些心虚,再想自己堂堂一个知府,不能输给这个伙计,传出去会被人笑话,便壮起胆来,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。

    崔煜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,寻思道,刚才在气势上已经先发制人,看样子知府一定是害怕了,但不能把王知府喝倒了。

    如果真喝倒了,王知府显然没有面子,不会高兴,反而会生气,事情恐怕办不成。其实喝酒是没有输赢的,只要知府高兴,把他陪着喝到位就行。

    想到此,把大杯子拿来,崔煜先给王良把酒倒上,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大杯。崔煜说:“知府大人,我先干为敬!”

    说完又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崔煜故伎重演,把酒含在嘴里,趁王良喝酒的时候吐在水杯里面倒掉了。

    苗俊赶紧给王良夹菜,并盛了一碗汤。

    连续喝了三个大杯子,王良显然已经醉了,说话已经语无伦次,但崔煜并没有醉,也是装醉,说:“王知府,我醉了,还喝吗?”

    如果喝酒的人主动一股子劲地要酒喝,显然是喝醉了,王良结巴地说:“喝……喝,怎么不喝呢?”又喝一大杯子,王良彻底喝趴下了。

    苗俊赶紧把随从差役叫进来,把王良送回去了。

    次日酒醒来,王良觉得很高兴,他在酒场上这么多年,还没有像昨日那样喝酒的。喝得高兴,喝出了气质,喝得爽快。

    于是,王良差人把苗俊找来,说道:“苗掌柜,你那个伙计真不错,是一个人才,好好培养。至于你说的那税费,就给减免百分之三十。”

    苗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减了这么多税费,这已经是底线了。他顺势将一千两银票送上,说:“这个,是孝敬您的,请笑纳!”

    王良当然高兴地接过了银子。

    见事情办得如此顺利,苗俊回到家里,哼起了小曲,随后对崔煜说:“你真厉害,王知府同意减免税费。这个你立了大功,我奖励你五十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崔煜开心极了,随口说:“应该的,应该的,谢谢掌柜的厚爱。”

    且说高缉受孟超之帮,免除兵役之后,孟超又资助高缉,以银子三百两为本钱,叫高缉经营绸缎生意。

    高缉做生意,天生是这块料。一来二去,竟把绸缎生意做得红红火火,风声水起,利润越来越高。

    侯铮见之,心中甚是忌妒,欲寻时机将绸缎庄抢夺过来。

    过了一段时间,刚好时机来了。

    某日,侯铮打听到,高缉去蓉州进货,顺便带着妻儿一起游玩。

    侯铮带家丁埋伏在高缉归途半道中。

    高缉满载货物归来,侯铮拦截。

    两队相遇,武打场面……

    高缉被侯铮活捉,祈求侯铮饶命。

    侯铮狰狞地说:“要想活命可以,但有一个前提条件,我要你的全部家财。”

    说罢,逼迫高缉写下契约,将其全部家产捐赠给侯铮。

    然而,侯铮心狠手辣。

    尽管高缉按照侯铮要求做了,但侯铮出尔反尔,担心高缉报复,便将高缉夫妇杀害。又把高辕抛入悬崖。

    高辕是高缉之独子,年仅七岁。

    由此,侯铮开始发迹。

    城里有几十家店铺,城外有数十顷良田。

    数年后,侯铮将生意交给别人去打理,在离城十里之外郊区,不惜重金,建造了一座高宅大院。

    又雇请了几名武林高手,看家护院。

    平日里深居简出。

    只躲在家里,看书写字画画,尤其喜欢喝茶。

    一天深夜,侯铮正欲熄灯就寝。突然看见窗外,有一个人影闪现。

    侯铮情知不妙,立即呼叫守护在外的保镖。

    话音刚落,一个黑衣蒙面人,已破窗而入,把长剑流星奔月般向他直刺过来。

    幸好三名武功高强的贴身保镖,飞步赶到,化解了这致命一击。

    接着,这三名保镖,又缠住刺客,打斗起来。

    刺客终因寡不敌众,被保镖一刀砍中。长剑脱手,束手就擒。

    侯铮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,让保镖撕下刺客脸上蒙着的黑纱,见是一个年轻男子。便问:“你我素不相识又无怨无仇,为何要对我痛下杀手?”

    那刺客虽被绳索捆绑,伤口的血外冒,但依然挺直身子怒视侯铮。说:“只恨我学艺不精,未能为屈死的爹娘报仇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