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陪酒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3/3)页
说罢,钟姗泣不成声。
接着,钟姗的贴身丫鬟,告诉王翽后面的事。
原来,那传信的小厮,捎话来,说王翽将回来。钟姗就叫丫鬟随从,将所有的物品搬进地窖。
主要是怕那女飞贼图财害命,希望能真心改过和王翽白手起家,到那时,钟姗就把藏在墙中的财物归还王翽。
丫鬟随从们都自愿追随钟姗,经地道到了百里外的小村子里隐姓埋名。
此间,钟姗对王翽放心不下,常从地道里回到府内,看望王翽。
钟姗擦了擦眼泪,接着说:“那天在街上遇见你,我多希望你能跟上来,可是你没有追来,而是选择了柴喜。”
王翽悔恨交加,跪在了地上,说:“那天,我原是要追随你的。不料,竟跟丢了。今天,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你走了!”
说罢,夫妻两人抱头痛哭。
王翽、钟姗谢过蛇妹。蛇妹扬长而去。
又过了几年,钟姗生病而亡。
此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
且说王翽回来后,又召集商盟聚会。
这次商盟聚会,由窦州商人范明当东道主。至约定时间,众商皆至。坐定,一边喝茶,一边商议。
王翽说:“我打听到,这次修建防洪堤坝,谁来提供建筑材料,全由踵州知府沈南说了算。”
耿岘问:“也就是说,要想揽到这些生意,必须要过沈南这一关,是吧?”
王翽说:“那是肯定的。今儿个召集众商来,就是来议这事,如何办?”
丁文说:“先打听清楚,沈南采取啥方式,比如说有可能委托官商招商,那么中介那个官商也是关键人物。像上次官府招药品代办一样,蒋匡先下手,就得到了……”
丁文还没有说完,就被孟超打断了。
孟超说:“那次药品竞标,还不是因为虞瑁那个滑头在中间起到了重要作用,蒋匡是没有那个本事的。”
马守说:“可惜,蒋匡后来也没有搞成,被人告了弄虚作假,弄成了假药案,被判了死刑。”
阮蓝喝了一口茶,看了看王翽与甄龙,说:“如今虞瑁在赵虎那里做事,还当上了协理职务,处于三把手地位。“
甄龙问:“那又怎么样?”
阮蓝说:“这次竞争,只有赵氏能与我们抗衡,虞瑁又是我们最大绊脚石,其他的都不在话下。我们对付赵虎,要打起十二分精神。”
甄、王二人陷入了沉思。
王翽在房间里面来回踱步,手里拿着水烟袋,并不吸。
甄龙把茶杯端起,端在半空中,递到嘴边又慢慢放下,对王翽说:“你是盟主,说说看该怎么办?”
王翽想把话递给甄龙,询问其意见,说:“我觉得,当务之急,是要派人打探清楚,官府采取什么方式。这个很重要,关系到下一步如何采取行动。你说呢?”
甄龙问:“我看可以。但目前这个恐怕还是保密阶段,想要打探清楚,并非易事。派谁去合适呢?”
王翽转向踵州几个商人孟超、曲波、钱寨、陶营,问:“你们几个就在踵州经商,有没有与沈大人熟识的?”
四人都摇了摇头。王翽见此,叹了一口气,说:“你们做啥子生意哟,连父母官都不熟,恐怕做点生意,也只能是小打小闹罢了。”
孟超、曲波说:“我们知道王掌柜本事大,与官员打得火热,不如你去帮我们去打听。”
钱寨、陶营也附和说:“就是啊,王总威武!”
甄龙说:“只有王总出马,这事才搞得定。”
王翽从其言。
众位商人走后,王翽这才想起,他从甘肃回来,结拜老弟陈雷给四川巡抚缪彝写了一封信,让他捎给缪彝,还没有来得及送过去。
如今正好把信捎去,请缪彝给踵州知府写封信,打个招呼,让其关照,这不就行了吗?
王翽想到此,一拍脑袋,当即出发去蓉州找缪彝。
谁知缪彝到京城述职半年,王翽等不到那么久,就又折回来了。
数日后,工部公文加急到踵州衙内:“朝廷拨款五百万两银子,加固龙江沿岸防洪堤坝,让踵州知府全权主持。”
沈南正在喝茶。
此时,走进一个人来。沈南一看,原来是师爷姚耀。
师爷虽无显赫的官品,但是能量颇大。
或出谋划策,参与机要;或起草文告,代拟奏疏;或处理案卷,代行批复;或奉命出使,联络官场。
为啥聘用师爷?
官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,事务繁杂,无暇四顾,自己也懒于料理,于是只得招纳一些文人为之出谋划策,帮办文墨和军政事务,从而结成党羽。
师爷和官员之间是宾主关系,而不是上下级隶属关系。
师爷在官员家中,俨然以宾师自处。即以朋友与家庭教师的身份出现。
不舍则去,比较自由。
官员对师爷相当尊重。沈南虽官居知府,可是对师爷姚耀以礼相待,每天吃饭时都与之同桌而食。
因为师爷作用不可小视。
某日,沈南率兵进攻打山贼,屡次大败。于是,沈南自起奏章,认为自己屡战屡败,昏庸无能,请求处罚。
沈南思量自己难逃罢官的厄运。
姚耀见到沈南自拟奏章草稿后,立即提笔将“屡战屡败”改为了“屡败屡战”。
结果,这份奏章送上去后,沈南不仅没有被罢官,反而受到奖赏。皇帝认为沈南屡败屡战,甚是忠诚勇敢。
此时,姚耀拿着工部公文,进见沈南,问如何处理?
知府沈南正要开口,守门说圣旨到了,忙出门跪迎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