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 拆台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叶坤、诸献扯了扯萧强衣袖,意思是让萧强答应下来,若再提出什么条件弄不好这事就黄了。僵持了一会儿,萧强还是最后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耿岘来见王翽,王翽把萧强来订购鞋子事说了。

    耿岘很是感激,说:“表哥,你帮了我,我会记住你的好。这样,老规矩,其中利润你占三成,如何?”

    王翽呵呵一笑说:“表弟,你见外了不是,我只占三成么?”

    耿岘感觉王翽皮笑肉不笑,话里有话,咀嚼那意思,就是嫌少。想到这,耿岘连忙陪笑着说,是有点少,确实有点少,这样吧,你占四成,行吗?

    王翽说我要占一半,没有讨价还价余地,否则我让萧强到别处去买。耿岘无法,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萧强回来,与叶坤、诸献一起,到葛州,找到耿岘,把订购合同签了。

    耿岘把单价提高了二分之一。

    萧强心里明白,也就认了账,只是催耿岘在二十天内按期交货。

    师爷屈哤说:“耿掌柜,萧强占了劳役好处,我们不能就这样白白让他得了,也让他为一下难。”

    萧强问:“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屈哤说:“不按期交货给他,或者只交一部分,让他在官府那里不好交待。”

    耿岘听从了师爷屈哤建议。

    到了交货那天,萧强带着主管叶坤、诸献,来验货,发现鞋子数量比原先订单上少了八千双。

    萧强愤然至耿府,与耿岘相见,拍着桌子,怒不可遏地说:“我好端端做生意,在你这儿订购鞋子,一心想把事情办好,你却从中为难我。”

    耿岘无言。

    萧强又说:“我与你本无仇隙,你表哥王翽以一己私利,介绍让我在你这儿订,本来你的价格都比较高,我也认了。”

    耿岘冷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萧强质问:“有啥冷笑的?如今耿老板你却听信谗言,准备不充分,不按期交货,让我在官府那里诚信扫地,致我败绩,你如何心安呢?”

    耿岘惶恐静听,随便叫人冒充一个进谗者至堂前,训斥了一顿,并给予扣除半年月薪之重罚,假装做个样子看,以谢萧强。

    萧强余气未消,说:“你也别做样子给我看,我要是如何解决问题?现在问题摆在这儿,怎么办?耿掌柜,你说句话吧?”

    耿岘说:“这样吧,你再给我点时间,我尽快把余下八千双交给你,行吗?”

    萧强说:“尽快?是多久?官府那儿,我怎么交待?”

    耿岘说:“不会拖很久的。官府那儿,只有请萧掌柜多费点口舌,周旋一下。你放心,这次我一定守信用。”

    萧强说:“好吧,我要派人盯着你们做!不能无限拖下去。”

    说罢,转过头来,对叶坤、诸献说:“你两人就留在这里看着他们做,保证最短时间内交货。”

    忽然,一小厮至,悄悄附着耳朵报告萧强:“有一个人,看样子来头不小,乘车来萧府,说有重要事,欲见大当家。”

    辞别耿岘,萧强归至,唤来人问时,却是赵虎手下干将赵亥。

    萧强问:“你来此,有何事?”

    赵亥答:“赵氏总掌柜赵虎,为人耿直,所敬者,惟萧老板耳。今特使我来结亲:赵总掌柜有一个女儿,长得极其漂亮,欲配萧老板之子。”

    萧强大怒,大声斥责道:“赵虎心术不正,并非良商,天下之人唾之。我与商盟,联合起来,想把赵氏商团打垮,以谢天下之人,安敢与奸商结亲耶!我不骂你,定当速去,早早收手!倘若迟误,粉身碎骨!”

    赵亥抱头鼠窜,回见赵虎,诉说萧强如此无礼。

    赵虎闻言,大怒,问赵豹怎么办。

    赵豹说:“听说萧强承揽了组织五千人劳役的差事,到王翽表弟耿岘鞋厂订制一万双劳工鞋子,如果我们从中拉拢鞋厂的工头,在规定时间不交鞋子,那萧强就会作难,甚至会失去这笔生意。”

    赵虎点头,说:“好,我看这个办法可行,不是要让萧强知道我们的厉害,到时让他来求我们吧!”

    是夜,征得赵虎同意,赵豹差人分别提着五十两银子,找到耿氏商团鞋厂销售主管钱壻、生产主管伍垬,给其行贿,具言拖延鞋子生产期限。

    叶坤、诸献两人吃住就在鞋厂。

    钱壻对这两人说:“你们何苦在这儿等呢?大冬天的,这么冷,在家暖和些。我们会尽快将鞋子赶制出来,你们还是先回去等吧!”

    叶坤、诸献见钱壻是这个态度,说:“鞋子没有做好,冻死我们都不会回去。”

    他们又找到鞋厂生产主管伍垬,缠着问如何处理这事。伍垬自知理亏,却和钱壻态度一样,语气也是如出一辙,似乎早就商量好了的。

    混迹商场多年的叶坤、诸献,心里明白。

    供货方不履行合约,这在生意场中经常会碰到。

    但要分清原因,若故意为难,能拖则拖,敷衍了事,拖不过再说,那完成时限就是猴年马月了。

    钱壻与伍垬的说词,是想把我们打发走。越是让走,就坚决不能走。

    这让钱壻与伍垬没有想到。

    这些屡试不爽的招数,到了叶坤、诸献那里,根本不管用。叶坤、诸献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表示,如果没有一个明确地答复时间表,他们是不会走的。

    钱壻本以为只是说说而已,想着过几天他们就会走的。却没有想到的是,他们不仅没走,而且介入到过程当中来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