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章 伢行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当时,经济处于低迷时期,购买力下降。甄龙提出增产口号不久,便出现过剩现象,但甄龙仍未醒悟。

    甄龙马车增产数量为,完全高于其他马车生产企业,大量的马车卖不出去,只好积压在工厂仓库里。

    后来工厂仓库也满了,于是又借用其他仓库来堆放。

    当时有人估计积压在仓库中的甄龙马车将近六万辆,这对年产四万辆马车的甄龙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
    马车是时髦品,流行的季节销售不出去,待过了流行期后,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。更糟糕的是,甄龙并没有从马车严重积压现象中引起警觉,没有断然采取大幅度减产措施。

    有人评论说:“实际上过去胜负就已见分晓,可是甄龙觉得面子上挂不住,还是硬挺,反而加重了创伤。”

    这场市场争夺战,以甄龙的失败而告终。甄龙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。

    甄龙说:“当年毛利润只有二万两银子,而上年同期是二十万两。马车制造已到了借债度日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仓库中堆积如山,最后也只能做降价处理。甄龙终于作出减产、裁员和调整库存的决定,马车制造从此走向了下坡路。

    且说萧泰与黄诚、高昪商议,报复蒋济。

    黄诚说:“等到老夫人祭期过了,再动手不迟。”

    高昪却说:“报仇雪耻,何苦要等至那么久?”

    闻二人意见不一致,萧泰犹豫不决。忽然周亮前来,说:“蒋济的跟班何殿来投。”萧泰问其何故,周亮细说缘由。

    原来,周亮能商能武,昔日当过山贼,后改邪归正,改行从善。

    先投范明,范明安排在蒋济手下做事。

    何殿看见范明、蒋济,皆不能成事,即欲来投萧泰,却被蒋济留在市场充当牙棍、市霸。

    蒋济在背后与伙计何杰说:“何殿这人不行,以前当过山贼,对我不忠。”遂待何殿甚薄。何杰则告诉了何殿,何殿听后极其郁闷。

    何杰请何殿饮酒。

    席间,见何殿仍然闷闷不乐,就劝道:“我闻萧泰礼贤下士,有才能的人,到了他那里,都受到了重用。不如弃蒋济,而去投萧泰。”

    何殿担心:“可是,可是,前些日,蒋济伙同过我,欺负过谢清,萧泰会不会记仇,而不敢收留我呢?”

    何杰劝说:“萧泰是做大事的人,求贤若渴,岂会记仇?何况各为其主,何必恨之?你这么有才华,他定会容留。”

    何殿闻言,遂来投萧泰。萧泰眼开眉展,遂请何殿来见。

    拜见已毕,萧泰说:“闻你颇有能力,愿意来投我,我是不会记前仇的,请勿怀疑。请你说说看蒋济牙行情况,如何?”

    何殿说:“牙行,代客买卖,收取佣金,天经地义。但蒋济私设牙行,靠歪门邪道,而富甲一方。侵蚀商贩,商家皆怨。”

    随后细数伢行十大罪状:

    此一,强买强卖,贱买贵卖。

    此二,掺杂使假,大秤斗进,小秤斗出;

    此三,勾结卖主,抬高市价;

    此四,伙同买主,挪用拖欠货款;

    此五,要过路之钱,拔雁过之毛;

    此六,纵夫役拦截,强征索用;

    此七,留难客船,滋累客商;

    此八,假冒字号,恣伪乱真;

    此九,私捏官府告示,横征苛敛;

    此十,拦截客货,勒索抽佣。”

    原来,牙人即中介商,包是办贸易的特权商人。凡货物至市场,必须经过牙行才能买卖。其利甚厚,富甲一方。因此,竞争激烈,甚至残酷。

    《清稗类钞》是民国时期徐珂创作汇编的朝廷掌故遗闻,记录着为争牙人而做出过激行为的两件事,就可看出当时的激烈程度。

    一则是:朝廷乾隆时,京师有两家红果行,皆山东人,争售贬价,各不相下。

    继有出而调停者,谓:两家徒争无益,今我设饼撑于此,以火炙热,有能坐其上而不呼痛者,即归其独开,不得争论。

    议定后,一家主人即解衣盘坐其上,火炙股肉支支有声,须臾起立,两股焦烂矣。

    未至家即倒地死,而此行遂为此家独设,呈部立案,无得异议焉,故至今只此一家也。

    二则是:京师有甲乙二人,以争牙行之利,讼数年不得决。

    最后彼此遣人相谓曰:“请置一锅于室,满贮沸油,两家及其亲族分立左右,敢以幼儿投锅者,得永占其利。”

    甲之幼子方五龄,即举手投入,遂得胜。

    于是甲得占牙行之利,而供子尸于神龛。

    后有举争者,辄指子腊曰:“吾家以是乃得此,果欲得者,须仿此为之。’见者莫不惨然而退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