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7章 轻狂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次日,崔成再次宴请崔煜,并叫一妇人作陪。

    崔煜见那妇人身穿缟素,长得极其漂亮,问崔成:“此妇是何人?”

    崔成答:“她是我嫂嫂,叫赵丽。”

    见是本家嫂嫂,崔煜举起酒杯,以酒相敬,赵丽亦回敬。崔煜拜谢。喝了几杯酒,赵丽就先走了。

    崔煜问:“贤弟,为何让嫂子出来敬酒?”

    崔成答:“兄长不必多虑。先兄外出经商,不幸途中因病而亡,已三年有余。家嫂寡居于此,终究不是法,我不劝她改嫁,她都不同意。”

    与崔煜碰杯,两人喝了一口酒,崔成又说,“后来,经不住我劝,她终于答应,但有三个条件:第一,必是经商的。第二,相貌出众。第三,他要姓崔。

    停顿一会,崔成看了崔煜一眼,又说:“我想天下哪有这等巧事?不料碰见了兄长,你刚好符合这三个条件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崔煜脸色胀红了。在崔成看来,以为是喝了酒的缘故。

    崔成说:“若兄不嫌弃嫂子相貌丑陋,愿意嫁与兄长为妻妾,结世代相连之亲,如何?”

    崔煜闻言,顿时生了气,大声说:“你真是羞辱了我!我既与你结为兄弟,你嫂即我嫂,岂可乱伤伦理?”

    看见崔煜变脸生气,又听如此这般说词,崔成满脸通红,羞惭难当,后来恼羞成怒,答:“我本是好意,你却如此无礼!”

    遂目视身旁家丁,有相害之意。崔煜已经察觉出来,一拳打倒崔成,急冲冲地出得崔府之门。

    崔成唤夏茗、鄢健商议。鄢健说:“这人不可理喻,只可与他拼了。”

    崔成说:“他比较厉害,我担心斗不赢。”

    夏茗说:“这样,我与鄢健两人去诈降,里应外合,将他擒住。那时不怕他如何厉害。”

    崔成应允。

    当夜,二人带了两名随从,一人叫宋军,一人叫邵节。费尽周折,找到崔煜。崔煜问故来投。

    夏茗说:“崔成想用美女计来赚你,只等你醉了,扶入卧室而谋杀,将其向甄龙请功,如此不地道。我等实在是看不下去,再加上见你怒出,崔成必然怪而罪之,怀疑我们与你有瓜葛,故背而投之。”

    观其言行举止,慌张而矫然,引起崔煜怀疑,但并不确定真假,便假装高兴接纳。摆酒与夏、鄢二人痛饮,二人醉得不省人事。

    崔煜叫人将其捆了,擒其随从而问之,果然是诈降,遂将计就计。崔煜说:“要谋害我的,是夏茗、鄢健,不干你们的事,你们必须听从我的计谋,事成之后必有重赏。”

    宋军、邵节二人拜谢。崔煜叫人把夏茗、鄢健杀了。叫宋军、邵节在前面带路,崔煜跟在后面。至崔府跟前,崔煜等众人埋伏于侧,叫宋、邵二人去敲门。守门家丁听说杀了崔煜而回,便通报崔成。

    崔成吩咐大开府门,并亲自出门迎接。崔煜等人一拥而上,将崔成控制住。在崔煜的软硬说服下,崔成终于答应归顺,把桂阳市场让给周睿。崔煜派人向周睿报告事情已妥。

    周睿闻讯,与秦智亲赴桂州。崔煜与崔成两人于郊外迎接。至崔府,秦智问之,崔成备言以嫂许嫁之事。秦智对崔煜说:“这样的美事,你为何拒绝?”

    崔煜是正州府花桥村人。这个村的人,脑袋聪明,以善贾而闻名。外出经商,绝无漂泊之感。

    背井离乡,走南闯北,绝不是迫于生计,或为挣钱娶妻生子,而是为了创业。

    相反,若是哪个年轻人,长年厮守家庭,便会被视为窝囊,是没出息的。

    崔煜具有花桥村人的基因,笑着说:“崔成既与我结为兄弟,若娶其嫂,恐怕被人嘲笑;再者崔成初降,即以嫂许之,让人不得不防。何况现在正是创业之时,怎能为了儿女情长而耽误大事呢?”

    周睿说:“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。你人长得帅,年龄老大不小,尚未娶亲,若有合适的,为何不可以完成终身大事呢?若你觉得崔成的嫂子合适,现在可以把她娶了。”

    崔煜说:“谢谢周总关心!我感觉,那个女人有点不守妇道,就算了吧!要娶就娶妇德好点的,以后碰见了合适的再说。”

    周睿称赞地说:“崔老弟真是好样的!”随后,周睿与秦智商议之后,聘任崔成为掌柜,经营桂州市场,以黄金十两白银五十两厚赏崔煜。崔煜不忘承诺,分别给宋军、邵节十两白银,宋、邵二人拜谢。

    郑戬见崔煜有了功劳,怏怏不服,对周睿大叫大嚷道:“只有崔煜可以,难道我就不行吗?下步就让我去洛州,说服陶龙让出洛州市场。”

    秦智听了,笑容可掬,说:“郑老弟,你去洛州不是不可以,但要答应我一个条件。”

    郑戬问:“只要让我去,啥条件都行?”

    秦智说:“我要你承诺,若事情办不成,应当若何?”

    郑戬说:“若事无成,随你罚我。”

    秦智应允,说:“好!”

    郑戬带几个随从,星夜赶往洛州。

    且说洛州市场,由陶龙占领。陶龙经营药材,质量上乘,深受消费者喜欢。若要让陶龙让出,可能比登天还难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郑戬心中烦躁,到街上散步,看见一个妇女,抱着一个小孩,迎面走过来,眉头一皱,想出了一条计谋。

    拦住那妇女,给其十两银子,叫她如此这般。

    原来,这妇女是姚娉,自与甄龙私通以后,无脸面在踵州呆下去,便来到洛州。又结了婚,并生一小孩,生活过得拮据。

    如今碰见郑戬,因为看在银子的份上,姚聘便点头答应。

    次日,姚聘抱着小孩,来到陶龙药店,说:“我的小孩生病了,在你们这里买的药吃了,越吃越严重,还把一只眼睛吃瞎了,要药店作出赔偿。”

    陶龙二话没说,赶紧安慰姚聘,并表态说:“不管是不是我们卖出去的药惹的祸,出于同情之心,一次性给你三十两银子补偿费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姚聘不肯,直接否决这个价,并丢下一句话:“除非赔偿一百两银子,否则没完!”

    陶龙认为姚聘是在敲诈,大怒,决定分文不赔,并硬碰硬地说:“你若来捣乱,我随时奉陪!”

    说罢,就叫人把姚聘赶走了。

    这时围观的人很多,郑戬躲在人群中看热闹。

    姚聘归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