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茶馆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2/3)页
他们心想:“自已这边订单,反正掌握在他手里,到了这个地步,即使自己直接去作坊进货,也要费工费时,不如适当提高单价,让他有些利润可赚,就当是运费。”
想到这里,都答应把每颗纽扣价格提高到五厘五毫。
在裁缝铺大赚一笔以后,范锐抓住机会,又找纽扣作坊掌柜鲁轲,提出将每颗纽扣的出厂价降至每颗四厘五毫。
鲁轲想:“如今许多订单都掌握在范锐手里,对这样的主顾不能得罪。”便答应以每颗四厘五毫供货。
这样一来,范锐销售一颗纽扣,从中获利1厘。范锐每天经营的纽扣已达十万颗左右,获取毛利则达一百两银子。
范锐善用供需之间关系,制造有利于发财供需矛盾,使供需双方到最后都不得不让步,从中大赚了一笔钱。
在商海里,一些商人都试图做买卖双方的搭桥人,从中赚取差价。
然而,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,却很难找到机会去做一个赚钱的中介人。不过,若能够沉得住气,善于运用计谋,那么局面就会大为改观。
因为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,先以原价甚至赔本做买卖,让对方尝尝甜头,自然就有很多商家愿意合作。
一旦掌握了进货渠道与资源,在影响其生意命脉之时,这时出其不意,逼其就范,那么从中就可赚到钱了。
后来,那些商人们,见范锐做纽扣生意,轻松就能发财,便纷纷效仿。
做纽扣中介的人多了,竞争就大了,就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可言。再加上身处异乡,又闻叔叔范明已亡,范锐便从代州回来。
是金子到哪里总是发光的。范锐经孔绣推荐,周睿重视其才华,聘请为伊州大掌柜。
自此,淦州、洛州、桂州、伊州四州市场皆被周睿占领。周睿回到窦州,招兵买马,招纳贤士,谋划未来发展。
却说高昪自回东板养病,叫何殿经营忠县,叫谢清经营巴渝。叫叶坤、焦帻带其他人至南州而来。
原来萧泰居在南州,与甄龙争夺市场,未决胜负。闻叶坤前来相助,萧泰大喜,准备摆接风宴,宴请叶坤等人。
人报焦帻先到,萧泰走出门外,迎接焦帻到来,给焦帻施大礼。众人见萧泰如此厚待焦帻,皆大惊异。
萧泰与焦帻并肩而行,说:“我给你行大礼,足以显示你的功劳。”
焦帻说:“感激萧东家厚待之恩!”回到府中,共同商议占领南州市场之策。
且说萧强与外商合作,进口大量西药,从而垄断了南州市场。
当时,处于战争、灾荒期间,药品用量极大。西药一投放南州市场,中草药的价格,不断下跌。在严峻的形势面前,多数中药材商人,惊惶失措,有的绝望了,崩溃了。
然而,程簴却镇定自若,沉着应战。因为他已在危机初兆时就知己知彼,成竹在胸了。程簴与金应、邱路商议。
程簴分析,西药见效快,固然吓人,但快有快的优势,慢有慢的好处。要明白,表面上看是在和萧泰竞争,而实质是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竞争。
西药在萧泰产业中是无关痛痒的;可我们呢,却只中药这一项,没有任何后退或转圜的余地,唯有拼死一战。
再说,中药成本低,历史久,数量大;而西药成本相对地要高,是进口的,数量相对地要少得多。
以全局对局部,以量大价低对其量小价高,又是下了全力以赴宁死必胜的决心,而萧泰却有他的顾虑,还有充分转还余地。
任何商业竞争,只能发生在双方的成本线以上,如果市场价格跌到二方的成本线以下,这一方就会退出竞争。
西药的主要原材料是化学成分,就算这些化学原材料价格再低,也低不过中草药。中草药土生土长,源源不断,随处可见,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。
这样,足以将价格控制在西药以下,萧泰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利润与我们进行殊死斗争。一旦迫使他的西药价跌至成本线以下,他是不会干的。
听了程簴分析,金应点头同意,说:“程兄准确地判断,值得我佩服。对于萧泰商团,售卖西药是为了赚钱,但并不涉及萧氏商团的死活。
因此我们对他犯不着为此死掐,一旦西药不再有利可图,萧泰就会停手。”
中药和西药在使用上是同质商品,决定购买的最主要因素是相对价格,因此价格是这一博弈的关键因素和策略选择。
于是,程簴迅速下了战役决心,找准了价格攻击点,果断地开展贴身肉搏般的价格战。坐镇南州,运筹帷幄,收集各方情报,瞄准西药状况。
对于数量与价格变化,把中草药价格始终控制在西药稍低或相等的水准。
与此同时,程簴察出了人为创造质量差别,进而实现产品差异化这一竞争法宝,不断地提高中草药质量。
从使用习惯与实地效用两方面看,当时的西药不如中药,价格相当,自然选优,何况价格又稍低呢?
凭借丰富经验和对药材的理解,在药材市场合纵连横中寻找同盟者。药材最大消耗对象是官府,西药自然也同时危及了官商们利益。
程簴利用他与官商共存亡的契机,扩大这种利益一致心理,拉紧与官商们的关系,并通过他们控制西药进口之便利条件,帮助提高中药市场声誉,使消费者乐于接受中药,自然也就冷落了西药。
新产品的出现总会影响到既得利益者。当既得利益者严重受损时,他们往往会组织起来,利用各种手段阻挠新产品的广泛应用。
西药这一产品的销售也不例外,它对下游产业的生产造成了影响,特别影响了一批中药药农的利益。
程簴看准了这一点,出资把药农发动起来,共同对抗西药。
不管中药也好,西药也好,都是用来治病的。而这些药品,又都必须由医生去操作的。大多数医生习惯于使用中药,积累了丰富经验,掌握了娴熟技术。而使用西药,既不习惯,也较生疏。
已掌握的技术难以发挥,原有的人力资本就无从施展,生产率以及工资收入也随之有所下降,消费者已有些抵触。
再经发动药农,便与官商、医生、消费者一起,群起而抗争,力主使用中药而反对使用西药。四管齐下,西药销路大减。
不到一年的工夫,萧泰不得不将西药进口压缩到了最低限度,基本上失去了与中药竞争的数量与能力。
程簴也稳稳地赚了钱,南州这一大市场也仍稳稳地操在他的掌握之中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