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8章 春暖花開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如同王越事先所料一般,雖然突如其來的雪災,造成了人員的傷亡,但并沒有發生百姓叛逆的事情來。

    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。

    各地任命的官員,常備糾察軍確實都是盡忠職守,在這場變故之中,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。

    這些讓石彪暗暗松了一口氣,而后在局面穩定后,石彪便上奏京師,將朝鮮的事情稟報給了朱見深,當然,也是因為這事讓石彪對王越高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遼東巡撫孫祥也在成化十四年的三月份來到了遼平城,查看遼平城的具體情況。

    現在的朝廷在皇帝陛下的意志轉移下,著重的經略關外北地,山東一省之地的百姓,從廣袤的遼東大地上獲取了很多的財富,當然也為遼平府帶來了煙火氣。

    這也是解決了孫祥的心腹大患。

    孫祥自從成化六年從李純的手中接過遼東巡撫以來,已有八年的光景,那一年朝廷開始對女真人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爭,也是石亨,石彪叔侄兩個人的功勛之路的起點,當然這一切的見證者就是孫祥。

    孫祥并沒有高升歸京,而是徹底的扎根遼東。

    他為石亨,石彪兩個人建立了穩定的后方,在遼東苦寒之地,兢兢業業的呆了八年。

    當然,這些年孫祥可不是只關注與遼平府,還有最為重要的事情,要他做。

    那就是遼東西進政策的具體實施者。

    遼東巡撫衙門這些年的主要工作就是,西進,東擴,北上,朝廷的銀糧每年投入的都很大。

    西進不是真的殺入廣闊的蒙古大草原,找韃子死拼,而是不斷地建立暗堡等防守場所,為遼東主要城池建立前沿地陣地。

    西進是成國公朱壽在世的時候,與陳瀛等人構思出來的,當然真正的加快速度,開始猛干,還是在成化十一年,王文下臺,韓雍正式成為兵部尚書的那年。

    韓雍是能干事的,并且很是剛猛。

    在他當上兵部尚書之前,戰堡的修建速度一直很慢。

    可他當上兵部尚書之后,曾親自到了遼東,查看了數個暗堡,又跟遼東本地的將領詳細交談,覺得可用性很強,便上了一封三千余字的奏章,詳細的敘說一番,而后,朝廷便將每年的銀錢從十萬兩,更改為了四十萬兩。

    三年的時間下來,在西面的草原上,明軍修建了超過二百余處的暗堡,六十人的滿編,便可阻礙數千人的進攻。

    這也是戰略進取的一種方式…………

    現在修建戰堡,朝廷是要付給工匠銀子的,在某個方面來說,也是解決了一大部分人的生計問題,也能吸引諸多的內地人口遷移…………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