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4章 警惕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現在的老二,年紀太小,說什么還不懂呢,等到歲數再大了一些,朱見深便要親自教導,時刻用言行影響著他,為他樹立一個帝王最基本的品德,愛民如子……

    他要告訴老二,當普通百姓三餐難以果腹,當衣服還不夠保暖,當寒冬來臨,身體瘦弱的孩子們蜷縮在一起抱團取暖,大明即便取得再耀眼的成就也只是皇帝一個人的狂歡,自欺欺人罷了。

    他也不會讓儒家的思想教學進入到皇子們的世界中來,這不是在說儒家的不好,而是被世俗所承認,經過前朝帝王閹割版的儒家學說,是不能成為一個皇帝的執政思想的。

    作為大明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要從固定的儒家學說中脫離出來,要有自己的想法主見,要有自己判斷對錯的能力,要有勤懇的品質……

    即便后繼之君,難以進取,可最基本的就是要對官紳一體納糧的基層國策進行維護。

    當然,在漫長的培養時間中,朱見深也會做出自己的判斷。

    此子是否可以雕琢,是否能夠成氣…………

    天家的親情是減半的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朱見深現在做的事情,有人暗地里面咒罵不斷,有人卻在歌功頌德。

    當是大風吹倒梧桐樹,自有旁人論長短。

    梧桐樹倒了,鳳凰不會再降落下來,這不是一件好事,可大樹倒了下來,視野也開拓了起來,在這個方面看,也不至于是一件壞事…………

    以前于謙在得時候,朱見深還有屬于自己得時間,可在改了流程之后,朱見深每日都是忙碌,連他數年如一日的鍛煉時間都沒了。

    但朱見深并不后悔,趁著年輕,加倍努力地干,早早的讓自己對這個龐大的帝國有了徹底的了解。

    他也終于體會到了自家老祖宗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生活狀態,也能理解永樂皇帝朱棣為何要成立內閣……

    而張保在司禮監之中手中捧著,司禮監第二執筆大太監,內官監承恩編寫的敕封陳瀛為國公的旨意。

    當然,這是初稿,皇帝陛下封國公的旨意,是要用金絲修在錦繡之上,可以讓其流傳百世。

    張保看完之后,點了點頭:“我這便拿過去給陛下看看,若是可以的話,立即讓御用監,織繡局的人趕工完成。”

    “是,張公公。”承恩趕忙恭敬地說道。

    說完之后,張保便將圣旨合著,一名小太監捧著一個造型古樸卻顯露出皇家氣派得木盒。

    張保雙手捧著圣旨,將其放入了木盒之中,而后親自關住了盒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