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8章 天不生仲尼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第(3/3)页
“天之木鐸”,
“文圣尼父”
“孔圣人”
“至圣”
“至圣先師”
“萬世師表”
“文宣王”
“玄圣文宣王”
“至圣文宣王”
這都是孔子專屬代名詞,也是任何人都無法承受的名詞。
可以說每個王朝在建立的時候,禮部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給孔子上尊號。
朱熹在自己的論典之中寫下:“天不生仲尼,萬古如長夜”,來表達自己對孔圣的頂禮膜拜,當然也是一種純粹的自我崇拜,言外之意就是,若是沒有圣人,就如同大地沒有了太陽,所有的人都要生活在黑暗的籠罩中。
最新的孔府是在洪武十年,朝廷撥款修建的,其規格在大明的土地上,只比兩京皇宮差上一些。
衍圣公因得益于先祖孔子榮耀,成為中國歷史上經久不衰、世代騰黃、地位顯赫的特殊公爵,與朝廷互相依偎,故而經久不衰。
即便朱元璋是草根皇帝,對這一套并不相信,可為了安天下士子之心,還是給予了衍圣公諸多的特權,皇宮之中召見皇帝的時候,可位與諸多文武之前。
在宋朝的時候,衍圣公是正八品的官銜,而到了元朝的時候,成為了正三品,到了明朝的時候,被朱元璋提到了正一品。
公元前195年,也就是漢高祖劉邦十二年,他下旨封孔子的第8世孫孔騰為奉祀君,而在漢元帝時期,又封為褒成侯,自此孔子嫡系長孫便有世襲的爵位,之后的千年時間里,封號屢經變化。
而衍圣公最初開始的時候,是在宋朝至和二年。
宋仁宗下旨:“孔圣之后以爵號褒顯,世世不絕,其來遠矣,自漢元帝封為褒成君以奉其祀,至漢平帝時封為褒成侯,始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。褒成,其國也;宣尼,其謚也;公侯,其爵也。后之孫雖更改不一,而不失其義。”
改封為衍圣公,也曾短暫的改為奉圣公,后又改回衍圣公,后世從此一直沿襲封號。
他只所以存在,是因為要祭孔廟,也是孔家的家廟。
劉邦的時候如此,但并未有爵位,只是有傳承嫡子為奉祀君,代朝廷祭祀。
而在漢平帝時候,國家內部天災頻發,社會動亂,百姓民不聊生,儒者梅福認為,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對于孔子的祭祀,因而上天發怒。
朝廷接受了梅福的提議,封孔子為商湯的后代,接續先王的祭祀。
而東漢時位面之子劉秀正式把孔子作為國家的公神,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,享受祭祀。
從這個時候開始,孔家就開始成為了大貴族,而孔子也成為了神…………
當然任何事情在發展到一個巔峰的時候,都會淪落塵埃……
最終孔圣人從神變成了孔老二…………
而徐有貞就是在自我打氣,自我麻痹的狀態下用了六日的時間到了曲阜,這個充滿了先天之氣,鴻蒙仙機的地方…………
而石彪也用了這六日的時間,從河南趕到了廣西。
離鎮南關不足百里……
朱驥已經跟石亨在鎮南關,喝茶敘舊了…………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