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6章 陸瑜-《我老爹是叫門皇帝》
第(3/3)页
其直系先祖乃是唐朝名相陸贄,九世祖陸升之是北宋提舉兩浙鹽課,曾祖父陸義曾在洪武朝時任臺州知府。
換句話來說,徐有貞的先祖在蕪湖抓魚到城里面賣的時候,人家陸瑜的先祖就已經是大唐的丞相了,并且每百年,祖上就會出現一位實權派大官,名流青史的那種。
起源江南四大姓氏,吳郡陸氏。
分為四十九支,雖然在大明的朝堂上出的實權人物不多,可卻有很多的讀書人進入仕途,他們在朝中憑借著族譜的羈絆,可以迅速形成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。
四十九支陸氏的起源始祖乃是齊宣王之孫,通,封平原縣,得姓陸,是為平原陸氏。
到了漢初,家族始遷至吳地,成為吳郡陸氏。
東漢潁川太守陸閎立。
吳丞相陸遜。
晉中書侍郎陸瓘。
唐朝平章事陸敦信。
中唐宰相陸贄。
有唐一朝入相的吳郡陸氏成員有六位,是吳中四姓中最多的一家。
江南陸氏四十九分支,而陸瑜現在就是江南四十九分支陸氏的代言人。
華夏民族同姓之間有著族譜的羈絆,完全可以看出老祖宗超越千年的智慧。
茍富貴,勿相忘,若貧賤,滾遠點……
雖然經過時間的流失,大多數人都根本沒有什么血緣關系,各自生活,也從未聯系過。
可若是有人出人頭地,有了官位名聲,你拿著族譜完全可以去找他,四下無人之時,對其說道:“老叔,我是你遠房的大侄子啊,五百年前,我們的遠祖可是一個爹媽,可都在一個鍋里面吃過飯啊,老祖宗交代我們要互相幫扶,多多提拔,您看,家門口得驛站有缺,你是不是能給我們知縣老爺寫封信啊,解決解決你遠房大侄子下崗再就業的問題啊。”
陸瑜在官驛外焦急的等待著,而后卻看到了手拿拜帖的趙聰走了出來。
“陸巡撫,今日真不巧,徐都御史身體不適,今日實在不能見客。”
陸瑜聽完趙聰的話,又看了看他手中的拜帖。
“哼,本院看啊,不是不巧,是真的巧,本院一來,徐都御史就身體不適了,罷了,既然徐都御史不愿見下官,便勞煩千戶給徐都御史轉遞一句話。”
“不要縱容魯莽的武夫做出一些難以回頭的錯事,本院接下來,就會去見衍圣公,會勸他的,徐都御史,會得到他想要的結果……”
“是,巡撫大人,您的話我一定轉達。”
陸瑜聽完之后,便一把奪回了自己的拜帖,而后又是氣沖沖的登上了馬車,前往了孔府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