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沙场点兵-《大明扛把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李小公爷,你看。”行在李景隆身后的宋北,催马几步赶上前来,与李景隆并排,指着前方场景。

    李景隆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,却见前方是一个巨大的沙场,一眼望不到边。沙场上尘烟滚滚,无数的兵士手持刀枪,按照职责分成不同的方队,正在厮杀。

    离得最近的是步兵营,一个指挥使模样的统领,手执小旗不断挥舞,操练着的士兵,便依照他旗语演练不同的阵形,或一字长矛,或圆形结阵,五百名士兵急速跑动掀起的尘沙,映黄了半边天际。

    这些兵士强壮有力,动作熟练而又迅捷,脸上满是悍杀之气,一望便知是演练熟了的精兵强将。阵形越变越复杂,随着旗语的不断挥动,后来又演变成分队合围歼灭战,看得李景隆也是眼花缭乱。

    再往远处,是骑兵方队,五十匹战马一齐嘶鸣,嘀嗒嘀嗒的马蹄声如沉闷的春雷,敲击着大地,地动山摇,震耳欲聋。骑兵方队是十人为一队,演练马上击杀,却是以地上捆绑的木扎人为靶子,刀枪钩叉,兵器多样,看准那草人的要害,刺杀下去。

    最远一阵,却是混合在一起的步营和骑营,约莫有数百之众。步兵营士兵冲锋在前,扛着云梯火箭,朝着沙场上构造的几道城墙冲去,原来是在演练攻城之战。

    攻城一方正中处架了个高台,一个年轻的将领披盔戴甲、威风凛凛,正在呐喊指挥,看那阵势和身形,甚是熟练和自信。只是沙场上尘土泛滥,看不清这将领的面容。攻城的兵士喊杀震天,将那云梯架好,争先恐后地爬上云梯,向城墙冲杀而去。城墙之上,远远地立着几道人影,正饶有兴趣地观看实兵演练。

    “李小公爷,你觉得如何?”宋北脸上满是兴奋之色,大声说道。

    李景隆微微一笑:“宋布政使,这就是传说中的沙场演兵么?果然威武雄壮,气势磅礴。”

    宋北点头道:“正是沙场点兵。我从事仕途数十年,如此大规模地演兵却从来都没见过。这里拢共有一千二百一十四人,其中一千人是你从京师带来的援兵,这剩下的二百一十四人是曲靖府所有兵力,而那一千人都是我大明的精锐之师,来曰平定苗疆,这些铁骨铮铮的男儿便是我军的主力。这声势,这气势,若我军不胜,那就没天理了。”

    宋北一番话,使得一向沉稳的白绍激动如斯,这数千兵马的演习,对他来说,确实极有震撼力。

    李景隆一声不吭。他虽没与苗疆人交过手,但前世看过的小说和电视里,苗疆人哪是这么好对付的?演习不是实战,现在气势再大,花样再多,也只是花拳绣腿,虽然好看,未必实用,战场上形势万变,瞬息之间便足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输赢。若是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演兵,就能预判战事的成败,那还打个什么仗。

    秦越见了眼前这壮观的场面,脸上也满是微笑,却没白绍那般激动。他是在北方抗击过蒙古人的,见识过蒙古人的强悍与凶残,与此相比,这在他眼里倒也算不上什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