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5章 贴切的很-《重生九零蜜宠甜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余笙摇头说:“孩子还小。”

    王导又说:“可以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嘛。”

    “孩子还小。”余笙笑了一下,“以后见世面的机会多的是。”

    王导讪讪的笑了笑。

    看来,不止小孩儿,大人也不好相处。

    唯恐余笙不知道他们的身份,王导自报家门:“我们是《鹊嫂》剧组的工作人员。《鹊嫂》这部农村励志剧还在拍摄当中,由当红女星翁美珠主演的。说起来,我们跟翁美珠还算是一个剧组的同事呢。我们这个剧组正在招聘一些小演员。上回我跟翁美珠的经纪人来过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。”余笙看他一眼,然后专注的喂小步吃豆花。“你们剧组就在西山村拍摄。西山村那边应该也有小朋友吧。你们咋不在西山村招人?”

    王导谦逊道:“我们舍近求远,跑到这边来,其实原因不少呢。一方面,我们是慕名而来。还有就是,西山村的确有小朋友,不过都没有合适的。我听来过这儿的翁美珠和她的经纪人说,这边孩子多,前两天就过来看了看。不过那天来的不是时候,没有看到小朋友。”

    余笙说:“小朋友都搁前院玩呢。”

    王导试探性的问:“那你个人,对当明星,有没有兴趣啊?”

    余笙很干脆的否认: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隔壁桌上剧组几个同事,开始聊起了翁美珠的八卦。

    “你们觉得梁越这个人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你说美珠姐的经纪人呀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他。他好像在跟美珠姐谈对象吧。”

    “别瞎说!翁大美人怎么可能跟他搞对象。梁越这个人,你们不会不知道吧,他风评很不好的。你们也跟他相处过一段时间了,没发现他接人待物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吗,好像把谁都不放在眼里。我看,大明星都没他的架子摆的大。”

    “我看他对美珠姐有意思,但美珠姐压根儿对他就没那方面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梁越是靠关系进他们公司的,好像是他们公司高层都哪门子亲戚。你们还真以为他有本事啊。”

    “过了过了啊。”王导提醒他们注意言辞,“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,管别人那么多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听了王导同事的那些话后,余笙忍不住问:“翁美珠现在是哪个公司旗下都艺人啊?”

    王导想了一下,“伊美娱乐公司。这个公司,当初好像是专门为她成立的。听说,伊美娱乐公司现在的老板,也是领她进这行的伯乐。”

    然而后来毁掉翁美珠前程的,也是这位伯乐。

    王导忍不住多说了几句:“之前我在一个饭局上听我们一个业内人士说,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,他说,其实翁美珠早就想拆伙儿了。人嘛,翅膀硬了,就想出去单飞。她现在仍受制于伊美娱乐公司,好像是因为她有什么把柄在人家手里。”

    “王导,没想到你也这么八卦啊。”他同事笑话了他一句。

    余笙发表意见:“伯乐?我听说翁美珠现在的老板以前也是一无所有。他们能有现在的成绩,可以说是互相成就。老板身上现在贴了个‘伯乐’的标签,明显是不把他和翁美珠放在一个对等的关系面上。”

    王导仔细琢磨她的话,觉得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“你说的对啊。伊美娱乐公司,就是靠翁美珠赚的钱成立起来的。这么说的话,她就是公司里的一棵摇钱树。老板也不过是靠她的关系才有今天的地位。”

    余笙说:“她要是有经营头脑,一开始就应该自立门户,自己做自己的老板。不过她现在的处境挺被动的,想独立出来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王导表示赞同:“以前她接剧本,主要以她的意愿为主。现在不行了。公司让她演什么,她就得演什么。不过伊美还得靠她吃饭,应该不会对她太过分。”

    这时,张晓京过来,要了一份豆花。

    他端着豆花坐到余笙这桌来,跟云妮儿坐一排。

    “阿姨,你给弟弟吃的那碗豆花都冷了吧。你们吃我这碗,把那碗冷的给我。”

    张晓京很贴心的换掉了余笙和小步跟前的豆花。

    余笙笑着对他说:“中午搁这儿吃饭吧。停会儿你吃了豆花,给你爷爷奶奶打电话说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好呀!”张晓京求之不得。“谢谢,阿姨!”

    王导又跟余笙搭话:“女士,刚才听你说起翁美珠,你好像对她挺了解的。”

    听他们在说翁美珠的时,张晓京变得小心翼翼。

    “了解谈不上。”余笙说,“就是同样作为女人,挺心疼她的。她在演艺圈,有十年了吧。作为一个被大众所知的明星,她都审美与打扮已经成为了很多时尚女性追求的一个标准。我就是希望她以后不管是在演艺圈还是时尚圈,都能有稳固的地位。”

    王导笑说:“如果她本人听了你这番话,应该会很高兴吧。”

    余笙叹道:“她要是能下定决心从伊美娱乐公司独立出来,可能对她以后的发展会更好一些。”

    王导自言自语似的说:“难不成传闻是真的。她真的有什么把柄在人家手上?”

    余笙由叹:“只要能把偶像包袱放下,什么把柄都不算是个事儿。”

    “偶像包袱?”王导觉得这词新鲜。

    余笙解释:“就是太在乎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。”

    王导恍然,随即一笑,“偶像包袱,贴切的很啊。”

    继张晓京之后,青子、顺子他们也跑来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