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-《至高利益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陈仲成却不清醒,不知出于什么心态,对赵启功的问题就是只字不谈。

    王培松冷静下来后,迂回做起了思想工作:“陈仲成啊,想想我也替你惋惜啊,二十五年前,你分配到解放路派出所做户籍民警时,我也在峡中市一个派出所做指导员。你不顾生命安危冲进火海中救人的事迹,我们都认真学习过,那时候我可想不到我们会在这种场合,以这种方式打交道。你真要好好想想了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从什么时候开始出了问题?”

    陈仲成苦苦一笑:“王书记,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?想想都像上一辈子的事了。”

    李东方说:“哎,老陈,不要这么说嘛,过去你表现得还是不错的嘛,我记得八十年代你在沙洋县当公安局长时,还是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嘛,不吃请,不收礼,自家的私事从不用公车,你的老婆、孩子还在公共汽车上出了车祸……”

    陈仲成眼里浮上了泪光:“李书记,你别说了,别说了……”

    李东方却坚持说下去:“那时你没什么后台,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,都还是比较谨慎的!据我观察,你的问题出在赵启功同志任市委书记以后,尤其是当上公安局长以后,你就变了,除了赵启功,谁的账都不买,群众的反应也大了,这些年对你的人民来信几乎就没断过。”

    王培松又适时地插了上来:“陈仲成,你走到今天这一步,应该说和赵启功同志有很大的关系,这些关系你为什么就不能向组织上交代清楚呢?对此,峡江干部群众的说法不少啊!”

    一涉及到赵启功,陈仲成又恢复了抗拒:“王书记,那你们就根据这些说法处理吧!”

    王培松点了一句:“不是今天,早就有人说了,你连新婚夫人都给赵启功送上去了……”

    陈仲成像被火炭烫着了似的,突然叫了起来:“王培松同志,你不要落井下石,变相污辱我的人格!这种说法是从哪里来的?有什么根据?我就是在监狱待着,也可以提起诉讼,告你们侵犯我的名誉……”

    这一来,倒搞得王培松挺被动,王培松便解释:这是过去匿名群众来信中反映的。

    双方周旋了将近三个小时,毫无进展,审讯在又一次失利中结束。

    押走陈仲成后,王培松说:“东方同志,我看这个陈仲成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!”

    李东方也没想到陈仲成嘴会这么紧,被赵启功抛弃后还这么维护赵启功,也感叹说:“此人的确很难对付啊,我是深有体会的。当初我那么逼他辞职,什么伤感情的话都说了,甚至明确说到对他主持政法工作不信任,他也是这种态度!”

    王培松挺有把握地说:“这也没什么,难对付并不等于对付不了,这种人过去又不是没碰到过!东方同志,可以向你透露一下:我的经验是,对付这种人不能依赖讯问,只有深入调查,找到其犯罪事实的充分证据,先判了死刑再说!只要死刑一判,他才知道没人来救他了,才会彻底坦白交代,把后台老板拖出来!”

    李东方问:“如果陈仲成罪不至死呢?又怎么办?”

    王培松有些情绪化地说:“那也有别的办法,我们的检察机关不是吃干饭的!”想了想,“我看此人的罪小不了,其他问题先不说,光是执法犯法向逃往国外的犯罪分子田壮达通风报信,差点造成三亿港币的流失,就够他受的了!”

    李东方本来还想问问王培松,赵启功的问题是不是已经上报中央有关部门了?话到嘴边却没敢问。一来王培松当时情绪不太好,不便问;二来也怕给王培松和省纪委造成误会:你李东方这么关心赵启功,是不是内心也有鬼呀?

    不知怎么搞的,这晚从省反贪局回去,李东方的情绪坏透了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