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周睿哦了一声,似乎在沉思。 崔夕又说:“那些喝茶的人,口味刁得很,货比三家。见我家茶叶独特,但必然买我家的。肯定还会有人觉得好奇,要到店里来围观。如此一来,又增加了人气,相应增加销售额。”周睿然其说,买了金锅、银铲。经过运作,销量果然比原来翻了一倍,奖励崔夕七两银子。 周睿有意发展大客户,对江城有钱人进行研究,发现张员外喜欢喝茶,忽然想出了一个金点子。一日,张员外坐着轿子,前呼后拥,穿街而过。当走近江城茶庄门口时,张员外闻到一股茶香。张员外喜欢喝茶,立刻叫停下,走近茶店里一看。 原来周睿正在煮茶,一阵风把茶叶香气吹了出来。张员外看清楚了这家茶店的招牌,便叫过管家,吩咐把已订的茶叶退了,从今天起,一律改用江城茶庄的茶叶。有道是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看似无情却有情”。这有意无意间的煮茶,颇有失东篱收桑榆的广告效应。张员外在江城德高望重,人家见他喜欢喝这个茶,人们也跟着买。 离江城茶庄不远处,同在一条街道上,有一家茶庄叫邓氏茶庄,掌柜叫邓攀。听说江城茶庄来了一个新掌柜,很会做生意经营,最近销量增加,顾客到邓氏茶庄少了许多,觉得抢了他们的饭碗,也毫不示弱,想出了不少营销主意。 邓攀叫伙计在街道上随意放一些木牌子,上面写着谁要是捡到这块牌子,可以到邓氏茶庄兑换小礼品。开始人们不相信,后来不少人捡到,就到邓氏茶庄来兑换,果然兑换到一些日常生活小用品。一传十,十传百,都来邓氏茶庄,给其增加了人气,也增加了收益。 最绝的是,每月返点。店里有一个账本,专门记录顾客户头。任何一位顾客,只要来店里消费一次,并且又愿意说出自己常住地址,邓氏茶庄就给其上一个户头。以后,这位顾客再来店里买茶叶,所有花费都如实记在账上。然后每月结账,按其消费金额,拿出一点利润,返给顾客作为回扣。 邓攀在给其老总汇报,说:“回扣吸引顾客,薄利多销,有利可赚。一个月纯利润在二百余两银子,除去回扣,每月净赚一百余两银子,比过去利润提高了将近一倍。” 周睿见状,毫不怯懦,聚众商议。郑戬虽然粗鲁,但粗中有细,给周睿出了一个主意,说:“既然邓氏要与我们竞争,我们也要抓住其弱点给予回击。”周睿问有何良策。郑戬说:“找到邓氏茶庄劣点,将其劣点放大,凸显我方优点,取信于消费者。”周睿点头同意。 某日,一位顾客,名叫房枫,在邓氏茶庄买了包茶叶,因质量成色不对,到邓氏茶庄去退换。邓攀非但不退换,而且拒不认账。房枫与邓攀在店里吵了起来,引得顾客围观。担心名誉受影响,邓攀就把房枫叫到外面私下谈。但最后没有让房枫满意。。 周睿闻之,说:“邓氏茶庄的劣点出来了,他们对消费者态度不好,而且不换商品。看样子这是一个好机会,展示我们优势的时候到了。”说罢,派郑戬立即找到房枫。郑戬对房枫说:“你买的这包茶叶虽然不是我们茶庄的,但你的痛苦也是我们同行耻辱。我们茶庄愿意帮你调换。” 这一“越轨之举”,以优打劣,打得邓攀措手不及。不仅震惊了同行,而且使顾客对江城茶庄刮目相看,赢得了声誉,当然也赢得了银子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