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弄权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捕快头目叫李承。

    李承此行,纯属例行检查。

    见这些木箱沉重,便上前盘查。

    耿岘连忙上前,陪着笑脸,点头哈腰地说:“老爷,我这是在搬家,箱子里装的全是家用杂物。”

    李承疑问:“搬家?往哪儿搬?”

    耿岘说:“我原来住新合街,那里下雨天积水严重,我将搬到河对面。”

    李承过去是伍源下属,曾受到过伍源关照,故此知道伍源家住处。

    得知眼前的人,是伍源之邻居,又见搬运的木箱,沉甸甸的,而且都用铁钉封死,李承怀疑伍源家,被这帮贼民盗窃了。

    于是,李承决定叫人到伍源家,核实情况。

    李承派人去了以后,便吩咐说:“所有木箱,一律不得搬动!”

    来人到伍源家,说明来意,伍源颇感意外,立即吩咐家仆,满院子查看。可查来查去,也没发觉有东西缺少。

    派出去的人,给李承回报,说伍大人家没有遗失任何东西。

    李承闻言,有些失望,但还是想一查到底。

    远远地,耿岘看见李承,向码头走来,以为事情已经败露,心怦怦乱跳。

    李承来到面前,命令手下:“把箱子打开!”

    众捕快应声,就要动手。

    可就在这时,突然,不远处有人大喊:“船上杀人了,船上杀人了!”

    李承听到喊声,二话没说,叫人就向船上奔去。

    其中,两个捕快见状,干脆做起了好人,说:“快走,快走,别再呆在这儿,没事找事!”

    说罢,匆匆向船上跑去。

    耿岘如释重负,吩咐在一旁歇着的雇工,立即搬箱装船。

    一阵手忙脚乱之后,木箱全部上了船。

    耿岘向雇工付了工钱后,船快速离开码头,向江中驶去。

    就在这同时,伍源差人去拿米酒,这才发现后屋墙被挖破,地上也被挖了大坑,细碎的小银锭,撒出一路。

    伍源恍然大悟,有人掘到了金窖。

    明明是金窖,在自己家里,却被别人挖去。伍源即差人,直奔码头,与李承联系,要截住耿岘。

    然而,晚了一步,装载金银珍宝之船,早已不知去向。

    伍源立即向葛州知府衙门报了案。

    葛州知府邓慎接案后,立即派人侦查。

    很快获悉耿岘,已将金银珍宝,转运到桐州,分几处密藏。

    因得知邓慎派人到处追查,耿岘在桐州,躲了半个多月,不敢出门。

    耿岘是商人,交往广泛。

    在耿岘的朋友当中,三教九流,啥人都有。

    耿岘想,躲,不是长远之计,必须得想办法。思来想去,便决定,利用重金,去打通关节,闯过此危难关口。

    通过关系,耿岘认识了朱珏。

    朱珏是葛州府胥吏,也是邓慎之亲信。

    耿岘给朱珏送了黄金一千两。请朱珏去向邓慎求情,请邓慎对此案,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。

    说罢,递上黄金五千两,另准备了一份重金厚礼,让朱珏转交邓慎。

    同时得知邓慎喜欢美女,耿岘还在苏杭等地,物色了两名美女奉上。

    耿岘许诺,事成之后,还将重谢朱珏。

    朱珏收下重金,答应即刻就办。

    两天后,朱珏送来消息,说邓慎那里已经没事了。

    耿岘获悉此消息,心中一块石头落地,再次给朱珏送上黄金一千两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但邓慎顾及伍源过去是朝廷命官,还专门成立了调查专班。名义上是调查处理,实际上是敷衍塞责。

    日子一长,此案久拖不办,伍源并不痛快,多次来催问。

    邓慎和下面胥吏口径一致。

    无论问谁,都统一答复说:“经查,耿岘只是掘得少量金银。如你认为耿岘确实挖掘出金窖,那还得拿出物证,找出人证来,否则难以论断。”

    一段日子以后,伍源派出亲信,在蒋儋后人处,找到了一个重要物证。

    这是一块石碑。

    当年,石碑是蒋儋雇人凿刻的,并密藏了起来。

    在石碑上,载明各个金窖,所藏金银珍宝,大致品种和数量。从中表明,各窖的品种、数量。

    其价值超出人们想象。

    这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物证,但蒋儋后人不肯轻易脱手。

    伍源只得用高价租用。

    待对方同意后,伍源立即派人雇条木船,将石碑运来武汉,作为金窖价值之佐证。

    耿岘得知此消息,重金派人在运输中,将载着石碑的木船沉没。

    果然,派出的人得手,石碑随木船一起沉入江底。

    消息传来,伍源当场口吐鲜血而亡。

    耿岘由此发了横财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