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巴结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后来又为梁靖生一子,梁靖更是欢喜不尽。

    又过了数月。一天夜里,梁靖半夜醒来,忽然不见妇人所在。

    梁靖惊起,怀疑其另有奸情。顿生怒气,起床独自在院中彷徨徘徊。

    月色膝胧之中,忽见一人从屋顶跳下。以白练缠身,右手持匕首,左手提一颗人头。梁靖大吃-惊。少妇这才说出实情。

    此女之父,数年之前被人所杀。为报杀父之仇,来到长安城中,已住数年,始终未找到机会。今夜才算报了大仇。

    少妇又对梁靖说,事已至此,此地不可久留。当时即要与梁靖分手。说罢,走进房中,更换了衣服,用一灰色布囊盛了人头提在手中。

    对梁靖说道:“不肖女子有幸得为君妾二年。今已有一子。我现在把这座宅院和两个女仆一并送给你,让她们替我养育孩子。”

    说完即别,只见她飞身一跃,逾墙越舍而去。

    梁靖惊叹不已。

    片刻之后,少妇又回转来,称说再为孩子哺乳一次,就此永别。

    梁靖在院中伫立良久,奇怪怎么没有听到婴儿啼哭之声,走进房中一看,孩子已经没命了。

    此少妇正是魏倩。

    魏倩杀了仇人之后,逃回踵州,与娘生活。后来,闻梁靖考中,却没有做官,而是回到踵州做学问。

    当然这一切,兰骊并不知晓。

    这日,魏倩相思梁靖。

    来说媒相亲的人络绎不绝,都被她一一拒绝,发誓非梁靖不嫁。

    兰骊一直以为梁靖与他的名字一样,一定是一位玉树临风的美少年。

    现在梁靖就在眼前,兰骊一看梁靖,谁知却是一个年逾四十、胡子拉碴的糟老头子,问女儿魏倩还嫁吗?

    魏倩铁了心,说:“嗯,一定要嫁给他。”

    兰骊见女儿那么坚定,说:“彩礼一定要二千两。”

    魏倩问:“他会有那么多钱吗?”

    兰骊答:“我猜他肯定有钱,你没有听别人说吗?他一首诗值钱万两。”

    当梁靖看到魏倩时,原来却是在京城同居的女友,欢喜得不得了。但一听说兰骊要彩礼二千两白银,就有些打退鼓,小心翼翼地问:“是不是可以少点?”

    兰骊回答得很干脆,说:“要娶我儿女,一定要那么多彩礼,否则别想。”

    甄龙听说后,很爽快地对梁靖说:“二千两白银,小事情,不是借给你,而是送给你。我把你婚礼也全包了,把新娘子娶过来,就住在我这里。”

    从此,梁靖与魏倩就在“君临会馆”住了下来。梁靖潜心研究唐诗宋词及地志,颇有建树,写有不少著作。

    两人老夫少妻,恩恩爱爱,梁靖笔下的诗文里经常会出现魏倩那美丽的身影。一时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谈论之佳话。

    后来,梁靖被聘请在踵州书院教书。他养成了喜欢喝酒、爱好菜肉的习惯,于是成了高档吃货之类。

    梁靖教出来的学生,分布在全国各地,有经商的,成了富翁;也有当官的,当上了高官,就经常请他吃饭喝酒。

    放眼全国的各类菜肴,比如鲁菜、川菜、粤菜、苏菜、闽菜、浙菜、湘菜、徽菜等八大菜系,梁靖没有不吃过的。

    而酒更是从山东的景芝、泰山、孔府家、兰陵、扳倒井、云门、黔任春、赖茆,至四川的五粮液、泸州老窖、剑南春、郎酒、水井坊、沱牌等。

    从宁夏的老银川、沙湖春、宁阳春、原州宴、金六盘、震湖春等,至台湾的金门高梁酒、东引高粱酒、八八坑道高粱酒等……

    这些酒水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梁靖没有不喝过的。

    可以说,全国各大城市的著名酒楼饭馆都留下了梁靖的身影。

    如果梁靖有一段时间没有赴宴,在课堂上讲课时,讲到关键处,就卖一个关子,对学生们戏言道:“我这个人,喜欢吃吃喝喝,但仅仅靠我的薪水,哪能够哟?你们如果想要学到我的看家本领,就得请我到外面吃馆子。呵呵……”

    随后还发出了一连串的笑声,说只是开个玩笑而已。

    但学生们听出了门道,没有把梁靖说的话,当成玩笑话,而是当成了心里话。于是,轮流请梁靖海吃海喝。久而久之,学生们都知道梁老师好这么一口:“有菜一切都好说,无酒寸步难行。”

    每隔一段时间,总有学生领头凑钱,请梁靖吃喝一顿好的。当然,只吃别人的,显得不地道,梁靖有时也请客,把人情请回来。

    某日,梁靖做东,在踵州的一个高档酒楼请客,却没有带足银子,正寻思如何把酒菜钱应付过去作数。

    甄屾是甄龙的儿子,也是梁靖的学生。

    恰巧这时甄屾也在这家酒楼做东请吃饭,当得知老师在隔壁房间,酒席未开之前,就过去请安问好。

    梁靖见甄屾过来,知道甄家有的是银子,就来了一个套路。

    不仅不领甄屾问候请安之情,而是不紧不慢地批评起甄屾来了,主要是唠叨:“不把老师放在眼里,请客怎么不请我?”

    甄屾不知其意,站在那里,受尽委屈,又好不自在,因为客人陆续到齐了,甄屾请客,没有他在场却不成样子。

    梁靖那是揣着明白装糊涂,没有管那些,只顾一味地批评。

    像他父亲甄龙一样,甄屾是一个聪明人。

    情急之下,灵机一动,把酒楼老板叫出来,交代说:“今天梁先生请客,这桌酒席无论多少银子,都算在我账上。我在隔壁请客。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