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清账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1/3)页
梅夡说:“用不着出钱请那些人,我有办法把账款都要回来。”
巴堒与马庸面面相觑,心想:“这么难的事,那些欠账久拖不付,恐怕要想清账决非易事。”甄龙听了很高兴,忙问有何办法?
梅夡看出了三人心思,连忙解释说:“以前我们管账,都是以客户为对象进行管理,后来又按照账龄长短分类管理。”
马庸问:“这样不是挺合理的吗?”
梅夡说:“自以为这样做很合理,但我对照合同发现事实并非如此。”
巴堒问是啥事实。
梅夡说:“拖欠账目最多最久的客户,恰恰集中在与其对接的那几个伙计身上,而其他的伙计却很少有如此现象。”
甄龙问:“为啥别的回笼账款较快,而只有那几个却久拖不付呢?”
梅夡说:“其实,原因并非完全在客户,而是与跑街要账的伙计有关。我们管账为啥非要盯死客户,而放任跑街的伙计呢?”
对梅夡中肯的分析,甄龙、巴堒、马庸三人都很佩服。
甄龙说:“店铺里跑街伙计的收入报酬,要与收账款结合起来,使业绩与收入挂钩,促使其责任心把货款及时应收尽收,这样欠账就会大大减少。”
梅夡点头称是,说:“正是如此。”
甄龙安排:“那这样,巴堒协助马庸,改变策略,完善制度,盯紧跑街的伙计,把欠账都要回来。”
巴堒点头答应,感叹道:“账款都是由人做的,人管好了,账也就管好了。”说罢,把跑街的伙计都叫过来。
马庸宣布,要账与收入挂钩制度。
后来,甄氏商团的客户欠账,果然大幅度减少。
除了大客户欠账,需要甄龙批准外,其余掌柜伙计,都不敢私下答应,让客户把货款,拖欠下来,基本上都是,一手交钱,一手拿货。
某日,甄龙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,很是想念父亲。妻子段茗看出了甄龙的心思,说:“干脆把父亲接过来住,不就行了吗?”
于是,甄龙听从段茗的话,派奚瞐前往葛州府安汉县,接父甄塕至踵州府,享清福,尽孝道。
甄龙与妻子段茗还有一段合合离离的故事。
原来,甄龙外出经商,曾借居于某寺庙内。
日子久了,有一个僧人,叫法空,很讨厌甄龙,赖着不走。
甄龙每日清早都到大殿进香。法空假造书信,给其妻段茗。信中内容,缠绵绯恻,甚是暧昧。
这信件,密封好以后,放在大殿香炉之下。
甄龙又来进香时,自然就看到了此信,因而怀疑其妻段茗与法空和尚私通。
回去后,怒冲冲地责问其妻段茗。
段茗有口难辩。结果被甄龙给休弃了。
后来甄龙转赴临州经商。
段茗则与一侍婢,流落到峨州,以卖酒为生。
此后不久,法空无赖,自作聪明,把此事作为笑话说了出去。
寺中长老知道了,以法空无辜拆散姻缘为由,对其严加杖责,命其还俗,永不许再入佛门。
恶僧法空还俗之后,也来峨州经商,与段茗相遇。法空托人作媒,与段茗结为夫妻,过了几年,还为法空生了两个孩子。
到了这年中秋节,一家人边赏月边饮酒。
法空带着几分醉意,居然将当年在寺中闹的恶作剧说了出来。
段茗一听,恼恨已极。
待其酒醉之后,就将法空和孩子全给杀了,逃离至临州。
可能是夫妻缘分未尽。甄龙在临州与段茗偶遇。
段茗述说缘由。甄龙闻之,悔恨不已,又将段茗接回,复归于好。
话说甄塕隐居在安汉乡下,与长子甄昂一起生活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倒是自由自在。
然而,乡野并不太平,也有歹徒作乱。这不,甄塕就曾碰见过歹徒入室抢劫,但都幸好化险为夷。
那是盛夏某日,长子甄昂外出干活,屋里只有甄塕一个人,正在房间嗑瓜子花生。
这时,从门外突然冲进来一个蒙面人,手里拿着刀,指着他说:“老东西,快把钱交出来。”
从声音中听出来,蒙面人还算是年轻人。当时因为恐惧,甄塕当然没有辨别出来。
甄塕住处虽然比较偏僻,但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,谁会料到大白天突然间有人拿刀出来抢劫。
他浑身哆嗦起来:“好汉饶命,别杀我。家里有几两银子……要是嫌少,还有一张银票。”
蒙面人恶狠狠地说:“我不要你的银票,我只要金银珠宝。你儿子在外面做大生意,不可能只有几两银子,其他钱呢?放在哪里了?”
甄塕害怕得双腿直打颤,以至于不听使唤。
蒙面人说:“如果不说实话,我就杀了你。才几两银子?骗鬼去吧!这点钱,根本不够我结婚用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