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签约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群受害人在街上,一边哭诉:“曾氏的纸张有毒,你看我身上的脓疱,就是这个纸张引起的。”一边将衣服脱去,露出身上的脓疱。

    还有人说:“曾氏纸张用久了,引起病久了,还要死人的。”旁边的人还举例说某某人,最近就是因此而亡的。

    说得活灵活现,引得围观者无数,对曾氏纸张造成了不良影响。

    然而,曾氏纸业掌柜赵策,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歪。因此无动于衷,拒绝考虑舆论影响,仍然我行我素。

    邓孜叫申灏继续煽风点火,掀起了一场共同抵制曾氏纸张的行动。使得曾氏纸张不仅在桐州甚至在其他地方的市场上,几乎无立足之地。

    最近一段时间,曾氏纸张销售额几乎为零,而范氏纸业也跟着受影响,销售额急剧下滑。不仅如此,要求退货的顾客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范明与曾恺闻之,大惊失色。曾恺问左奦怎么办?左奦说:“容我到街上走走看,与消费者谈一谈,然后派人调查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,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,然后再拿计策。”

    曾恺说:“这样最好。人生地不熟,让赵策协助。”

    赵策陪着左奦,走街串巷。左奦一边问一边想。

    左奦对赵策说:“赵掌柜,花点银子,调查一下,找到幕后组织者。”

    赵策安排手下伙计,拿了五百两银子作为经费,调查到是申灏组织的。又拿了三千两银子贿赂申灏,面对这些银子,申灏终于供出幕后指使者是甄龙。

    这与左奦预想的一致。经过分析,左奦终于找到原因。

    左奦向曾恺报告:“果然是竞争对手甄龙指派人造的谣言,这是外部原因。但究其内部根源,还是赵策大意了。”

    曾恺问:“愿闻其详!”

    左奦说:“赵策在桐州经营纸张,经常以老大自居,目中无人,拒绝接受消费者意见。其组织的推销活动,对消费者保密,使得其与消费者之间交流不通畅。”

    停顿了一会,左奦又说:“赵策犯了销售大忌,也难怪消费者误解。甄龙派人一点火,把消费者的情绪烧到了高潮,使得谣言四起。”

    曾恺认真地听着左奦的分析,思考下一步应该如何办,才能挽回败局,便问左奦有何良策?

    左奦说:“此事并不难,先要撤销赵策掌柜之职,任用能干一点的人。然后,组织人到街上游说,虚心听取消费者意见,欢迎消费者到厂,参观纸张制作全过程,做到公开透明,消除舆论影响,使其逐渐改变态度。”

    曾恺听从左奦建议,撤销赵策之职,选用大伙计刘宜担任掌柜一职。然后叫刘宜开放造纸厂,请消费者随时来参观。让赵策戴罪立功,引人到街头宣讲。

    阴暗的谣言,最怕阳光晒,一晒就会消散。

    那些消费者到了曾氏造纸厂参观了造纸全流程,没有发现任何有毒迹象,又听了街头宣讲曾氏纸张的优势。这样一传十,十传百,消费者慢慢地接受了曾氏纸张。

    至此,曾氏取得了初步胜利。消费者见是别人造谣中伤,说明曾氏纸张质量过硬,于是大量抢购。

    曾恺反败为胜,甄龙计划未能实现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且说陶厹写的奏折交至皇帝那里。时皇帝沉迷酒色,不理朝政好几日,下面奏折则由宦官代笔签批。

    宦官文化本身不高,只是识得一些字,以为刑部奏折,语气过于激烈,有些赌气之意,以和气处事为原则,遂批示:“责成方晏向刑部道歉。”

    方晏接皇旨后,遂与心腹陶厹、幕僚曾垶商议,说:“今圣上批示,已算是开恩。若再与刑部论理论法,无论如何,正面交锋,亦非保全。欲以何如?”

    曾垶说:“大人德高望重,与其与刑部硬来,不如以影响力之实,与之搞好关系。”

    陶厹说:“我同意曾先生之建议。”

    方晏问:“计将安在?”

    陶厹说:“大人亲自出马,到京城,请刑部吃喝,融洽关系,拉近感情。我还打听到,刑部下面具体负责此案者,曾经是大人昔日之部属。”

    方晏问:“何人?”

    陶厹答:“是鲁嘉。”

    方晏叹了一口气,说:“确实是老部属,那更要去一趟。”

    原来,鲁嘉是踵州府西山县人,初入仕通籍,观政都察院。京漕本辛苦,监察事尤繁,薪水俸禄及收入又是最少的。

    鲁嘉吃得苦,人又聪明,工作能力强,恒布衣蔬食,常徒步上下班,为一般官吏所不能堪。

    不过时间长了,鲁嘉就有了调动之想法。因刑部待遇稍优,昇欲往之,论者谓刑部尚书,以学力赢,名目谓之“考调”。

    参与者众,鲁嘉与他人比较,卓尔不群,满腹经纶,以申论之答满分,才情洋溢而考上。

    自鲁嘉以外,前后数十年,无第二人也。

    方晏时任都察院御史,大器其才,奏留,不放鲁嘉调走。

    后来,方晏至四川任巡抚,鲁嘉才调至刑部。

    不到五年,鲁嘉任提牢厅补主事缺,总办秋审——每年于八月间审办各省所报案件。又旋擢员外郎、外保京察等职。至刘犇案狱起,杨斶委任鲁嘉主其事。

    这些陈年旧事,暂且不提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