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商战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2/3)页
王翽与江齐关系要好。
原来,王翽外出经商,无奈被盗贼所抢劫,贫穷潦倒,流落在踵州城内。
有一个公子,家累千金、负气爱才,见王翽经商有道,则特别欣赏。虽然王翽眼前落魄,但也是遭遇不恻,
这位公子,就把所宠幸钟姗,叫钟姗,送给王翽。
王翽仰钟姗之色,钟姗慕王翽之才,两情皆获,两人情浓意密,欢洽备至。
到了次年,王翽赚钱翻本,衣锦还乡。
两情依依,却不得不暂时分离,那钟姗只好独居松城,等王翽归之而迎娶。
天有不测风云,踵州发生叛乱,被乱军占领。
钟姗也只好剪发毁形,寄身到寺庙当中避难。
虽然王翽回到了家,还时时刻刻掂记着钟姗。
就派人专门到踵州寻找,并捎信与钟姗。
钟姗对王翽更是日思夜盼。
见到此信之后,不禁凄悯鸣咽,也写信作答。
王翽接到此信,也是感慨万端,只恨不能即刻与钟姗聚首。
时隔不久,有一个官吏,在城中搜罗美女。
听说钟姗容颜佳丽,将钟姗从寺庙中抢出,据为已有,宠之专房了。
江齐到踵州赴任,王翽也到了踵州。
得知钟姗被劫,真是痛不欲生。整日无精打采,唉声叹气。
有一天,江齐打算到酒楼宴饮作乐,也请王翽前去赴宴。
可是,王翽却正在为此事伤感,打不起精神来。
江齐极为豪爽,看出王翽情绪不对,手握剑柄说道:“王老弟如此精神不振,必是有什么缘故。不妨直言,我一定尽力相助。”
王翽无奈,只好以实情相告。
江齐挺身而起,说道:“即是为此,我立刻去将钟姗带来!”
由于江齐相助,王翽与钟姗才得以重聚。
后来,钟姗不幸病故。
这日,王翽对江齐说:“窦州需要粮食,你是管粮食的,你与王良说一说,在内部自行调节就是,干吗都向我要?我不好办!”
江齐表示很为难。王翽说:“那也得由你与王良出面商量。”
随后,王翽给江齐出主意,说:“自己事自己办,哪儿用得着苗俊?甄龙尚有大批粮食囤积在踵州。”
江齐不解地问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王翽说:“江通判,请您以领导身份安排救灾机构拿出五百石,甄龙则凑足余数,不足多少凑多少,但官府收购价应高于市价的百分之十,否则就会相对地赔本,而赔本买卖甄龙是不会干的。”
江齐从其言。王翽、甄龙两家与救灾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。将苗俊抛在一边去。苗俊恼了,他找到哥哥苗茂,让苗茂出面,协调出台新政。
苗茂是山城税收查验官,官不大,但权利大,因此认识许多大员。其中,户部尚书包兴因为走私货物,经常在苗茂面前逃税,就答应了帮助苗茂。
包兴制定的新规是:“窦州粮食从收购到运销,统一由商人苗俊办理,其他部门与商人不得干涉。限制囤积,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、数量五十石以下,否则由苗俊强行收购。走私、居奇操纵,一经发现依法处置。”
苗俊拿着这把“尚方宝剑”,当即向王翽连番拿下。
救灾机构与王翽、甄龙的合作协议,是“哄抬物价”,不算数。朝廷安排的八百石粮食,由苗俊强行收买。不给王翽办理委托。不发给王翽运输证。
苗俊为赶尽杀绝,很快找王翽的表弟耿岘,让其替代王翽行事。
王翽沉着应战,叫内部伙计与他携手共战。那些伙计们跟随王翽多年,深受其益,深知“改换门庭”,远不如今日,一致表示同意。
随后,王翽又说:“凡与耿岘有勾结者,一经发现,当即开除。”巩固了内部人心,王翽当即操起了“杀手锏”:“以退为进发起反攻。”
苗颖闻之,苦苦哀求王翽放过她的父亲苗俊。
王翽说:“不是我放过的问题,而是你父亲不放过我呀!”说罢,不再理会苗颖。王翽向甄龙借粮八百石,因此不仅有了经济手段,同时也具有货物手段。
于是,王翽上告王良:“我与救灾机构签订的协议为窦州筹集的粮食已然备齐,救灾机构应依协议办事,不得毁约,否则直告朝廷。”
救灾机构属窦州府,知府是王良;“仗剑”毁约的是苗俊。
王良与苗俊关系本来就不一般。王翽向王良告发苗俊,看王良与苗俊这两人如何去扯皮?朝廷要粮,苗茂协调赐“剑”,江齐买粮,苗俊仗“剑”阻拦,看他们怎么互相交代?
王翽在上告王良的同时,再出一招。以粮食买卖信誉为武器,调起了朝廷大员兼官商宛宽的胃口,停止与他的一切业务往来。
买惯了王翽高信誉粮食的苑宽不愿意,他只认王翽。如今粮食已关系到救灾的成效与国家的安危,灾区的粮食用量激增,不惜重金也务求到手。
这一招“回马枪”,让王良大惊失色,急派人到朝廷疏通。王良在窦州官虽大,可是到了京城,与那些一品大臣苑宽相比,王良只不过是四品大员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