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相见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1/3)页
曾锦很不情愿地送了相金,回到宜州异常烦恼。
但有一些怀疑,暗想:“何必自寻烦恼,相面不一定准确。我倒要先看看那个余赫,说他三十日内必死,三十日之后看他死活,就知道邹财相面灵验程度。”
原来,踵州府那年闹旱荒。余赫作为踵州府小吏,奉命发放赈米赈济,由余赫牵头负责经管。
余赫起了贪心,盗守自盗,虚报冒领。贪污赈米五十余石,损公肥己。此事败露,被他人知晓,遂举报揭发。
踵州知府鲁浦闻讯,大怒,派人调查属实。按大清律例,余赫被处死。其死亡时间果然在三十日之内。
曾锦密切关注到余赫死讯,见邹财相面已经灵验,更加忧心忡忡。
一日,曾锦坐在茶叶店后半间屋内打盹。忽然,朦胧中,见一个已故仆人,来至跟前。
那仆人说:“小奴因生平忠直,阎王收奴当差役,专门捕人犯赴冥间。今见票上人犯有四名,其中有主人您的名字,特来报知。我先往葛州等处捕人,等拘到后一同前往。您可速些料理家务,嘱咐后事。我三日后必到,一刻都不能容缓。”
说罢,那仆人顿时不见。曾锦惊醒,听得明白。
此在白天,似梦非梦。
暗想:“夫妻恩爱,难割难舍;儿女幼小,不曾成人。许多未了事,不知嘱咐哪一件?”
想罢,心乱如麻,嚎陶痛哭,声惊邻舍。旁边有一个老翁,来问知因。
曾锦具言其事,那老翁闻言,指点说:“生死大事,无法可作。痛哭苦恼,俱有何益?我听说踵州有一座寺庙,叫水福禅;寺有一个方丈,叫智通,乃得道之高僧。你可急速求他指点,也许还有可生之路。”
曾锦从其言,即往水福禅寺,寻见方丈智通。诉说邹财相面、故仆报信等原委,痛哭跪求解救之法。
智通说:“人之生死是定数,怎么能够逃得脱?”曾锦听罢,绝望哀求,悲伤不已。智通见其可怜,沉吟半晌,又说:“若依老身三件事,也许还可有救。”
曾锦说:“只要让我不死,别说三件,百件千件可依得。”
智通说:“我只怕你办不到。”
曾锦说:“办得到,办得到,没有啥办不到的。”
智通说:“嗯,我想你办是办得到,可是,做一件事,一时容易,一世困难,贵在坚持,知道吗?”
曾锦点头应允,急问哪两件事。
智通说:“第一,改刻毒为仁慈。仁是长生法,宽为大宝箴。救人危难,即使是禽兽虫蚁,也不可损伤。你办得到么?”
曾锦说:“我办得到。”
智通解释说:“人欲长生须放生,物命死时你救他,你命死时天救你。此是真理。”
曾锦说:“弟子明白。那第二件呢?”
智通又说:“第二,要将你积累现银,分一半救济需要帮助的人,积聚阴德。你做得到么?”
曾锦答:“我做得到!”
智通问:“你如今存了多少银子,实话实说。”
曾锦答:“实存银六千余两。今蒙吩咐,情愿将三千两拿出来,积攒阴德。”
智通甚喜。
曾锦又问第三件是啥。
智通说:“第三,焚香拜佛,念诵经文,每日必做。若能身体力行,一生安乐有余。”
说罢,叫悟禅,拿来经文,交与曾锦。曾锦欣喜受之,阅之。
智通说:“经文难记,无论聪愚,每日持诵,定会记得。”
曾锦亦点头。
智通又问:“你用三千银子做功德,做啥功德呢?”
曾锦说:“我听说,我的朋友余赫侵占赈米,短阳寿而被处死。如今年岁大闹荒灾,米价贵至每石一两八九钱,草根树皮俱被吃尽,饥民遍野都是,饿死人无数。我愿将此银买米赈饥,这个功德可以吗?”
智通大喜,说:“如此用心,普救民命,深为大德。但必须即日回去买米,堆贮呈现,不得耽误。迟则悔生死而财难舍。'
曾锦急忙差人,携带银三千两,速往伊州产粮处购粮,接济赈灾。
智通吩咐曾锦说:“你先别回去,过十日再回。现就在寺庙里,将我日用的念珠拿起,与僧人一起专心念佛。劫难可去,寿命可延。”
曾锦俱皆依从,百日之后,并无灾殃。
自此,存心宽厚,力行善事,每日诚诵神咒,并不间断。后来,生有曾芙、曾蓉二女。如今年逾六旬,身体俊朗。
且说周睿牵羊担酒,先往拜见,说胡民为媒,娶夫人之事。那些数十名随从,俱披红挂彩,到宜州街上买办物件,具说周睿入赘宜州之事。城里人一传十十传百,人人皆知其事。
萧泰知周睿已到,叫胡民陪着,安排至附近旅馆歇息。
曾锦既见周睿,便入见冉嫣,向其贺喜。冉嫣说:“有何喜事?”曾锦说:“令爱已许周睿为夫人,今日周睿已到,何故相瞒?”
冉嫣闻言,大吃一惊,说:“我确实不知此事。”曾锦见冉嫣不知情,甚觉奇怪,无言再问。冉嫣不明就里,为了弄清事情,一面叫人请萧泰来问真假,一面叫人于城中探听。
人皆回报:“果有此事,女婿已至旅馆歇息。那些随从都在城里买猪羊果品,准备成亲。做媒的女家是胡民,男家是曹政,都在旅馆内陪着。”
冉嫣这才慌了神。
不一会儿,萧泰来到后堂,拜见冉嫣,冉嫣捶胸大哭。
萧泰问:“母亲何故哭泣?”
冉嫣说:“你这人不孝,眼中无我。我姐临死之前,给你说啥来着?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