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贷款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周睿打听,耿岘建房,急购石材。而彼采石材,积压货物,急需出售。遂至葛州,克日起程,与耿岘接洽。

    曹政说:“先定留守之人。”

    周睿询问:“谁愿留守呢?”

    马骉说:“我愿意!”

    周睿否定:“我与你早晚议事,岂可相离?”

    郑戬说:“我留下,如何?”

    周睿亦不同意,说:“戬弟,你也留不得,喜欢喝酒,早晚误事。尤其喝醉后,还要打人。听不进别人劝,我不放心。”

    郑戬说:“我保证,自哥离开以后,不饮酒,不打人,听人劝,行了吧?”他心不在焉地表态,显得勉强而委屈。

    黄盛怀疑:“只恐口是心非!”

    郑戬不服气地说:“君子一言,快马一鞭。我跟哥多年,未曾失信,你竟敢小瞧我?”

    周睿吩咐:“话虽如此说,但我还是不放心。还请夏幪辅之,早晚监督,不饮或少饮酒。切勿失事,尤其勿误了大事。”

    夏幪应允。周睿安排妥当,带石材样品,与马骉、黄盛、曹政,望葛州而来。

    却说耿岘在葛州,已是有名富商。经营有鞋厂、酒楼、店铺、旅馆等,大大小小,二十余家,分散繁华闹市。由于经营有方,收益可观。

    耿岘在店铺里面供奉财神。

    这类财神是常年供奉,香火不能断的。

    每逢新春佳节或其他节令,书写“对我发财”四字,或贴门头,或置柱上,以求来年吉市。

    正月初五,是祭财神日,称“财神圣诞”,设供接财神。这一天又是商家开业的日子,叫“利市日”。

    要悬挂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对彩线,分挂东西南北中五方,说是“五路财神到,开张大吉日”。

    发财,在阶级社会中,是人人都愿意实现的梦想。

    作为阜通货贿的商人,以买卖为手段,以增值为目的,更是盼望早日发财,因此他们崇拜起财神来就更加虔诚,香火终年不断。

    朝廷时期,有一句打油诗写道:“土地灯完二月中,年年思想作财翁,借银又上邗沟庙,到底人穷鬼不穷。”

    诗中所说的“借根”,就是曾经流行的“借元宝”风俗。有的寺庙,以纸作金银锭,大小数百枚,堆放在桌几之上。

    有求富者斋戒沐浴,备足牲醴前往,可随便拿取,多少自定,谓之“借”,发财后,再多做纸锭,数量倍前所借之数,放回庙中,这叫“还”。

    此俗,由来很久,从其事者大多是商人。

    一日,正值夏初时节。耿岘酒楼生意兴隆,来吃饭的人特别多,晚上排起几轮。直到子时,还有人在喝酒。收拾不及,不回家去,宿在店里。

    朦胧中,看见有六个公子模样的人,携带几个歌童舞女,登至酒馆二楼。耿岘与侄子袁胤急忙上楼接待。

    只见这些食客,穿着打扮,典雅不俗,容止飘然,多有仙气。坐定以后,直叫尽管把好菜好酒都拿上来,一定不会让其亏待。

    耿岘随声应着:“好嘞!”转头吩咐身旁袁胤,端上店里最拿手的酒菜。

    酒菜端上桌子,不到一个时辰,几人就把百十坛酒喝得精光,菜也吃得差不多了。结账的时候,掏的都是白花银子。

    耿岘一时贪心,就想:“这几人绝非凡人,才这么有钱,我何不求他们让我也发点财?”便央求这六人多赐金银。

    “六客”皆笑道:“好,好,使得!”其中一个客人,便唤身旁小童至跟前,附在其耳旁,耳语一阵。小童自去了。

    须臾,小童背来一个大包袱,并掷于地。那客人对耿岘说:“这袋里尽是金银珠宝,背回家才打开。”

    耿岘伸手隔囊一捏,捏得里面有金银响声,便喜出望外,叩头称谢不止。俄顷至四更鸡鸣,那些客人并歌童舞女,笼烛夹道,其去如飞。

    由于携带不方便,耿岘叫耿胤,用大锤将这些金银,隔囊锤击成扁状。带回家后,见妻子还在睡梦中,急忙将其唤醒,大叫发财了。

    妻子起床,将袋子打开一看,却是自己家中之物,只可惜被砸得稀烂。

    耿岘惊呆了,心想:“自己被这拔神仙戏弄了!”气愤至极,重新叫匠人打造,却费些饭食工钱。

    这时,只听得妻子叫他起床。耿岘醒来,却是南柯一梦。原指望横财,却反倒蚀了本。世上不是自己的东西,就不要起贪恋之心。

    耿岘有钱了,就考虑:“作坊店铺,过余分散,不便经营。”便问祝囩怎么办?祝囩建议:“购买地皮,筹建房屋,将其集中。”耿岘从其言。

    前期准备,规划设计,一切完毕。耿岘说:“我打算用高档石材建房,哪里的石材好些?”

    祝囩说:“我打听到,桐州石材,档次高,价格便宜。”

    耿岘问:“谁在经营?”

    祝囩答:“是周睿。”

    正说话间,忽报周睿到。耿岘笑着说:“说曹操,曹操到。正说石材,他就来了,省得我再去找他。快请。”周睿入内。相互之间,作揖行礼,问候寒暄,看茶让座。随后进入正题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