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遇贼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曹桦一一说了。

    县丞点了点头,说朝廷已经发来函件,告之新县令的生辰八字,对上了就可认定。接着,又拿出那封函件,递给了曹桦。

    曹桦一看,上面除了说明曹桦的生辰八字,籍贯样貌,还有一条圣旨:“曹桦到任,即刻回京。”

    曹桦惊得眼珠子险些掉下来,迷茫地看着县丞:“这函件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县丞说:“我也不知。从未遇到过如此新奇之事,猜不透。”

    曹桦只好叹了口气,即刻返程回京。

    不止一日,终于回到京城,去吏部报到。吏部传下信来,让曹桦即刻进宫。曹桦来到紫禁城,觐见皇上。

    到了金銮殿上,行过了君臣之礼。

    小皇帝问:“打开袋子看到了什么?”

    曹桦不敢隐瞒,就把一路上的情形都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。

    小皇帝听得入了神。

    直到曹桦讲毕,小皇帝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说:“好险。爱卿,你是怎么想到要用三国志教诲涂毒的?”

    曹桦说:“回皇上,您用一个空城计教诲了我,我就想到效仿皇上,用个蒋干盗书激化山贼之间矛盾,从内部分化。”

    小皇帝忍不住笑了,说:“我不是给你使空城计,而是想让你带个空袋子,不给告身和官印,在打开袋子时,啥都看不到,那时会是啥样?”

    停顿一会,小皇帝又说:“想着就觉得很可笑,但没有想到你历经如此风险。好了,你的故事我听完了,你回去赴任吧。”

    说完,皇上叫太监,取过告身和官印,递给曹桦。

    曹桦惊呆了。

    怎么也没想到,小皇帝给一个空袋子,只是想逗着一个小县令玩一玩,招之回来,是想听听见到空袋子后的反应。

    皇帝是一个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,成天就想着玩儿,而且还是变着法儿地玩新鲜。

    这个空袋子,又是临时起意的新玩法。

    如今小皇帝已对空袋子不感兴趣,把告身和官印给了曹桦,就跑到后面玩了。

    曹桦重重地叹了口气,心中滋味,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一直还暗暗得意,以自己的智慧,把一群山贼,视为玩物。而如今才觉得,自己才是皇帝真正之玩物。

    这日,萧鑫聚众商议舅舅冉呰药品中标之策略。黄诚说:“先要把情况摸清楚,然后再行决策。”萧鑫从其言。派武泓去打听。

    不久,武泓回来报告说:“那官商叫黄强,是西山县令曹桦的小舅子,主管招标,是他说了算。”

    萧鑫关心地询问:“招标详情呢?”

    武泓无奈地说:“保密甚严,其他的,打听不到。”

    高昪建议:“这个,估计只有萧掌柜亲自出面,才可能探听到黄强的口风。”

    萧鑫从之,带上礼物,前去拜访。到了黄府门口,给门丁递上帖子。门丁拿着帖子,向黄强报告。

    黄强看了一眼,对门丁说:“这萧鑫,是谁呀?怎么没有听说过,不认识,不接见。”说完把帖子摔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萧鑫亲自出面,就碰了钉子。这让他很不甘心。

    黄臻分析:“黄强不过是小吏,算不上品官,在官场上根本不入流,仗着他姐夫是县令,手握招标大权,这才拿了架子,自然对陌生人有戒心。我们得想办法,与他套近乎,使彼熟识起来,消除戒心,这样他才能讲真话。”

    萧鑫问:“怎么办呢?”

    武泓说:“给他送银子。”

    黄诚说:“贸然送银子,也许会弄巧成拙。”

    冉呰说:“我听说,黄强喜欢打麻将,每晚必到神韵园玩。不如从这个下手。”

    萧鑫猛地一拍脑袋,说:“对,就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官商。他们化名隐蔽,幕后操纵。

    在官商行列中,既有文臣,又有武将,既有地方官吏,又有中央丞相,但有的大官更是为了逃避朝廷禁令和社会舆论谴责,并不直接出面,而是化名经商。

    他们往往打着他人招牌,以掩人耳目。有的指使、支持、庇护其亲属、部下、仆人经商,“贵戚、近臣、子弟宾客,多辜榷为奸例”。

    有的则与商人合股,或把本钱交给商人,代为经营,而坐收厚利。

    他们依靠权势,进行垄断。官商们或霸占山海矿产资源,不许他人染指。

    或垄断市场,限制他人贸易;或贱买贵卖,“其利十倍”;或“名托军用,实私其利”,奸巧百出,不胜枚举。

    他们长途贩运,批发为主。“浮船长江,贾作上下”,大小船只,无不满载,长途贩运,追逐“远方之利”。

    他们还“广造店铺,出赁于人”,“置邸铺贩鬻“,从事批发业务。明日整贩卖货物以盐铁丝绸、军用品和进出口货物为大宗。

    黄强正是这样的官商。

    西山别看只是一个小县城,但玩耍之气成风。

    每当夜晚降临之时,商贾妓女等一切好事之徒,相聚一起,劈阮弹筝,浪子相扑,说书唱戏,赌博狎妓……充满了诱惑人感觉之气氛。

    娱乐费用,数额巨大。一次聚会,就糜费数千金。

    次日晚上,萧鑫安排诸献至神韵园,把所有房间统统包下来。只留一个包间,萧鑫、黄诚、高昪三人坐,故意三缺一,只等黄强到来。

    吃罢晚饭,黄强果然来了。黄强问有没有房间?茶楼老板答没有。黄强听说准备离开。这时萧鑫迎上去,装着惊讶样子,与其打招呼。

    看着热情的萧鑫,黄强一脸漠然。

    萧鑫连忙自我介绍,说上次来拜见过的。黄强似乎想起,但不确定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