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商道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1/3)页
事实证明,经商之道,若有强大靠山做后盾,自然一帆风顺。对于实力不强的普通商人,必要时,就得去花血本寻找靠山。
萧鑫在创业之初,精于此道,无疑是顶级高手。利用古铜钱币等贵重礼物结识权贵,在一次次努力中,终于赢得了曹桦信任,谋来滚滚财源。
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
自然而然,萧鑫舅舅冉呰也与官府做起了生意。
某日,萧鑫与高昪商议。高昪说:“您与曹县令关系要好,可提代理西山衙门银库之事。”
高昪的意思是说,西山财税等收入交至踵州府,都由萧鑫钱庄负责代理。
“如此甚好!”在一次酒宴上,萧鑫提了出来,曹桦满口答应。
这样,就给萧鑫提供了“移花接木”的发财机会,也就是所说的“空手套白儿狼”,用官府钱做自己的生意本钱,然后再赚钱归还。
县衙收上来的银子,放在萧鑫钱庄上,是没有利息的,但可以挪作他用。只要按时足额上交至踵州,不耽误事情,一般官府也不过问。
某日,萧鑫让黄诚、黄臻二人,利用衙门放在钱庄五万两银子,至乡下收购牲畜,运到踵州售卖,赚了六万三千两。
衣牲畜交易很有意思。
每当开市之日,四方乡民云集到牲畜市场上。牛马驴骡或拴在树桩上,或拴在两树中间拉的绳子上。
马嘶牛叫,人声鼎沸。买主上下打量,仔细挑选。
膘满肥胖、毛色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海贝油光发亮,牙口轻者为好牲口。四个牙的大牝牛最为健壮。
买卖双方讨价还价,牙纪从中斡旋、撮合。
议价采取袖内拉手方式。拍手成交之后,中间人向买卖双方收取一定的佣金。一旦发现毛病,牙纪往来调解,使双方互相让步,使事情了结。
有些市场上,采取拳牛、比马的独特方法定价钱。
其法是:将竹篾箍牛的前肋,定宽窄,然后以拳量竹篾。水牛至16拳为大,黄牛至13拳为大,叫作“拳牛”。
买马时,用木棍比量,自地至鞍,高13拳者为大。兼看牙齿。拳多齿少为好马,价昂,反之,为劣马,价廉,统称“比马”。
黄诚、黄臻把卖牲口得来的银子,交了踵州衙门五万两,净赚一万三千两。吃水不忘挖井人。萧鑫不忘恩,送给曹桦五千两银子。
当然。曹桦得不全,还得孝敬上级——踵州知府鲁浦。这其中,还有一段插曲,因中间有小人作祟,让鲁浦产生了误会。
某日,曹桦去拜见知府鲁浦,鲁浦推说不在府上,不见。
显然被鲁浦拒之门外,这让曹桦心里很郁闷,对萧鑫说:“平时尹府台对我非常热情,今日为啥对我如此冷漠呢?我打听过,知府那日就在府上,却不见我。”
萧鑫说:“那你打听过是什么原因吗?”萧鑫急切地刨根问底,他认为这不是一件简单小事。
曹桦说:“这……我倒没有。”
萧鑫说:“那我去问一下,再说下步怎么办,行吗?”
曹桦点头同意。
萧鑫来到知府大院,找到师爷韩运,请其喝酒。韩师爷是一个好酒之人,萧鑫见他喝得高兴,便问鲁浦那天为啥不见曹桦的缘由?
韩师爷说:“府台大人听尹亮说,西山县今年收成不错,曹县令的收入应该不算少,但孝敬府台的银子却没有增加。”
萧鑫说:“那么,府台大人认为是曹县令翅膀硬了,长本事了,不把府台大人放在眼里。是吧?”
韩师爷说:“是的。府台听了,心中极其不痛快,所以就以不见曹县令为由,让其有所反省。我猜可能就是这个原因。”
萧鑫问:“这个尹亮是干啥的呢?”
韩师爷说:“他是府台大人堂弟,在知府衙门当知事之职。”
萧鑫自言自语:“难怪不得。”
酒席散了,萧鑫回到西山,告诉曹桦尹府台不见之因。曹桦听后,脸色顿时就有些变了。
曹桦想,今年收成,与过去差不多,甚至还少了一些,孝敬府台大人惯例银子,还是按照以前的数目,这没错。
怪就怪在尹亮那里,他在知府面前打了“小报告”,使其不明不白中得罪了府台这个直接领导。
如果府台认真起来,以后日子恐怕不会好过,“穿小鞋”肯定难免,最可怕的是丢了好不容易得来的“乌纱帽”。
曹桦感到不妙,有些慌张。
见曹桦吓成这样,萧鑫安慰说道:“你别怕,我们来想办法。在我看来,不就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嘛!只要是用钱解决的问题,就不叫问题。”
萧鑫叫来钱庄掌柜胡民,说:“你马上开一个二万两银子的折子,送给尹府台,说是曹县令早就把今年增加的孝敬银子存入钱庄,只是没有来得及告诉府台,望大人不记小人过,多多谅解!”
胡民转身立即照办。
曹桦显得不好意思:“萧兄,又让你破费了!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