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还债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范明问其故,来人说:“蒋掌柜与蔡鸾共饮,皆醉。蔡鸾斥说蒋掌柜是奸商。蒋掌柜听不过,就扇了蔡鸾几个耳光。蔡鸾受不了这个委屈。”

    范明闻蔡鸾已死,亦感叹不已,令葬于明月山下。

    甄龙知蔡鸾受害,笑了,说:“腐儒舌剑,反自杀矣!”因不见范明来投,便欲再办法。

    巴堒说:“王翽未平,周睿未除,而欲对付范明,是犹舍心腹而顾手足也。可先对付王翽,再是周睿,然后再除范明。”

    甄龙然其说。

    话说蔡鸾之父,叫蔡民,今知子亡,不怪他人,独怪蒋济,他为凶手,才导致儿子死亡。于是请刺客赵绩杀了蒋济,替子报仇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天夜晚,蒋济独坐喝茶,家丁皆已入寝。

    忽然,见灯烛之后有一人持刀而立。

    蒋济知其必是刺客,问是何人?

    刺客答:“我叫赵绩,专门来取你的首级。”

    蒋济问赵绩:“你是否是受蔡民所遣前来?”

    赵绩见蒋济如此沉着坦然,不禁生出几分敬意,就答说:“是。”

    于是,蒋济又说:“既然是这样,可将我的头取去。”

    不料赵绩却说:“我本不是这样的,故不肯杀您。唯忍您防备不严,遭人暗算,今特来相告。”

    蒋济感其高义,欲以金帛相赠。

    赵绩却说:“若贪财物,我杀了你,还怕无钱财吗?”

    蒋济更为其侠义所感,就想把赵绩留在身边。

    赵绩又说:“另外有事,不便久留。”

    言毕告辞出门,蹑衣一跃,跳上房顶。其时正值子夜,月如白昼。只见赵绩飞身而去,转眼已不见踪影了。

    且说蔡贸自周睿走后,无计可施,甚是郁闷。

    又见甄龙更加骄横,感愤成疾。便又想寻佘暖商议对策,谁知佘暖不知去向。

    原来,苗俊为佘暖之美貌所吸引,可以说与佘暖一见钟情,而佘暖对苗俊也有好感。

    当时,苗俊已经有了妻子凌嫦。但佘暖毫不在乎,主动、积极地接近苗俊。佘暖是这么说的:“我是作为一个商人,去同苗俊交往的。”

    佘暖的这种说法,有一半是真的。因为两人都有互惠互利的关系。

    且不说佘暖从苗俊进货茶叶,茶价便宜而且质量上乘,单说苗俊瞄准蓉州茶叶市场,必须要有蓉州知府沈南签字。

    而佘暖同沈南是朋友。因为佘暖在那笔茶叶生意成功之后,不断染指出口贸易,而贸易的中介人,多依靠沈南。

    佘暖结识了苗俊后,为苗俊谋取了各种方便。

    苗俊在蓉州打开茶叶市场,后来能够得以发展成一定规模,乃是有资于佘暖在背后的鼎力支持。

   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,佘暖是一位相当多情的女子。作为一名女商人而成名,是她充分发挥了“女人”这一武器的威力。

    而佘暖能不计得失,以情为重,当是苗俊的魅力所在。

    苗俊是属于颇讨女子喜欢的那种类型男人。他与佘暖的相好,在整个蓉州传为佳话。佘暖对此感到欣然,乐意为苗俊献身。

    这倒不单是因为佘暖钟情于苗俊这个男子的关系,而是还有着佘暖深信“此人将使中国商人脸上有光”的因素在内。

    佘暖不仅是鼎力支持苗俊,还积极地援助苗俊带来茶商。受到过佘暖照料的,可说为数不少。

    从这一意义上来看,与其说佘暖是一个商人,倒不如说佘暖是一位支持茶商的女经纪人更现实。

    自苗俊自杀以后,佘暖从商界上销声匿迹,后来,默默地离开了人世。

    周义知蔡贸染病,叫人找医生医治。

    此医叫蔡债。蔡贸见了,竟觉意外。

    原来,蔡贸经营之道,精明、敢干、务实、灵活。不在乎干什么,只要有钱赚,看好啥就推销啥,不管是否熟悉也要干。

    “十八般武艺”,样样精通,样样使得。啥办法管用就用啥。推销产品,不怕你不买,就怕买多了。

    “不在一棵树上吊死”,不死守自己摊子。自己瘫子不赚钱,马上放弃它,不管对它倾注了多少心血,也不管对它付出了多少感情。

    蔡贸啥玩意都经营过,如今在蓉州经营客栈。为人仗义,耿介厚道,远近闻名。客商熙攘,南来北往,多租住其栈。

    有一位客商,叫沈易,从杭州而来。年纪尚轻,随带仆人。从杭州贩运丝绸,至蓉州售卖。当时蓉州,丝绸奇缺。

    物以稀为贵,随便一卖,就卖好价钱,净赚银子五百两。

    沈易欢喜若狂,来到妓院。浓妆妓女数百,聚于主廊檬面上,以待酒客呼唤。望之宛若神仙。

    受到妓女诱惑,口袋里有了银子,精力又旺盛,沈易呈一时冲动,遂沉迷青楼美色。因仆人碍眼,借故打发先回。

    连嫖数次。蔡贸闻之,出面劝谏阻止,苦口婆心。沈易醒悟,断然嫖宿。正欲回杭州,闻得太元军起义,汉口一带正在打仗,水陆路皆不平顺。

    沈易与蔡贸商量:“今我欲回,无奈战争。若带银两,遇见贼人,似羊羔投入虎口,有去无回。不如将我银两,暂留贵府,请您帮忙存管。待战事稍停,我即来取。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