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遇贼-《乱世奇商佥载》
第(3/3)页
朱山说:“王黔至此,买百对玉镯。因初次到贵地,摸不着头脑,烦黎经纪指点一二。”
黎利皱着眉头,说:“怎地买这么多?以前西羚国不缺玉,这几年都知道玉是值钱东西,便争相哄抢,使得玉成了稀罕之物。”
王黔闻言,惊恐万状,舌桥不下,心想:“坏了,若买不到玉镯,如何回去交差?”忙跪下,作揖,央求道:“万乞黎掌柜,指点迷津,不枉跑了空路。”
黎利见其诚恳态度,慢悠悠地说:“办法还是有的。这些玉镯,多半在富贵人家。可去访一访。”
王黔还要央求,告诉如何访得时,只听见外面一派锣鼓声,震天动地,如雷贯耳。黎利说:“陶公来了!”
说完,立起身,直往外走。顺手抄起桌子上的三支沉香,点燃,双手执着,开门,一直跑到街上,跪在路边,拜迎,恭恭敬敬的。
朱山、王黔随后跟上。
王黔摸不着头脑,边走边问:“这是干啥?”
朱山说。“我听说,陶公是当地著名商人,富甲一方。当地人把他当成了活着的陶朱公,顶礼膜拜。西羚国王拜他为师,今日可能是拜师礼仪。”
正说着,便到了街口,远远地看见迎接陶公的排场。只见前头是旗帜、锣鼓、牌子等队伍,有人呵斥让道。
中间是十六个差役,抬着数十根檀香。那香上浇有猪油和松香,点着便一直燃烧着,算是给朱公敬香。
这些走过去,只见后面,一乘十六人抬的大轿,缓缓地来。
那轿子,以上等紫檀木为轿架,外罩鹦鹉绿呢,四面置纱窗,悬珠穗帘,前后有湖蓝色凉蓬,冠鑫圆顶。里面坐着的,便是陶公,只见他浓眉阔嘴,深眼高鼻,一看气质,异于常人。
轿子后面跟着八名全副武装的护卫,威风凛凛地从王黔等人面前走了过去。
看罢,王黔、朱山回到安驿旅馆。王黔垂头丧气,倒头便躺在床上。朱山安慰说:“别难过,会有办法的。若闷坏了身子,在这异乡,谁来照顾?走!到我房间吃酒去,提提精神。”
王黔见说得有理,便爬起来,跟着至朱山房间。
朱山便在坛里舀出一碗酒,递与王黔。王黔尝了一口,甜蜜蜜的,问:“放糖了吗?”朱山答:“放了蜂蜜。这是泡酒,泡的桂圆,后劲大,少喝点。”
王黔说:“难怪这么好喝!”觉得可口,壮着酒胆,吃了数十碗。喝了一坛,不过瘾,叫朱山又开一坛。
朱山直夸王黔酒量恁好。两人说笑着把酒吃完了,觉得再也喝不下,王黔这才别过,到隔壁睡下。
躺在床上,才知这酒醉人,后劲上来,迷迷糊糊。睡至半夜,酒性发作,恶心起来,头晕脑胀,吐了一地,才觉平稳些。
掀开蚊帐,下床倒开水来喝。桌上油灯半明不灭,昏暗之中,看见地上躺着一条带子,雪白如练。
以为是一条蟒蛇,把王黔吓了一大跳,酒醒了一大半。
定睛一看,原来是装银子的搭包。心想,坏了,银子肯定被人偷了。忙走近,捡起包来,果然里面空空如也。
四下里一望,门开着,昨晚喝醉了,忘记闩门,肯定小偷趁虚而入的。赶忙至朱山房里报信。
一看朱山,却不在房间里,床上也是空的。这才意识到,这银子肯定被朱山偷的,而且逃跑了。
慌乱之中,报旅馆,伙计说:“这样的事,我们管不了。”
王黔失魂落魄。无银住店,被赶了出来。身上已无分文,感觉绝望,想自尽了却一生。
慢慢地走到溪河边,猛地跳了下去,谁知水太浅,未及胸脯。溪水还有点热气,索性蹲下洗了澡。
这一洗,把王黔洗清醒了。想到了苗颖那张期盼的脸,心里对自己说:“不能就这样死了,想一想其他办法,肯定还有希望。”
沿着岸边,轻轻地在水里,往下游走。
走不多远,就听见一群女人的笑声,忙躲起来,仔细一瞧,见成群结队的女人,在河里洗浴。岸上还有脱得赤条条的,正要下水的。
王黔立在水中,躲在芦苇荡里,放肆饱看。
见那些女人浮在水面上,头发披散。有的撕打,有的调笑,有的唱歌,有的互相擦背,也有搂着一团的……洗完了,都赤条条地上岸,揩拭穿衣。
一股女人气息迎面扑来,让王黔咽了咽口水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
看出了神,竟然忘乎所以,王黔吹起了口哨。
这一吹,不打紧,所有女人听见哨声,都围了冲过来,把王黔抓住了,叫其跪下。七嘴八舌地都说要报官,按律偷看女人洗澡可是死罪。
吓得王黔浑身发抖。
王黔想起了,母亲说的话。危急时刻,把那颗夜明珠,拿了出来,举在头上,说:“请你们别报官,我愿意拿这个来顶罪。”
一位年纪稍大的女人接过来,一看,问其来由,王黔说:“这是母亲给我的。”
那老女人说:“随我至庄上。”
王黔立起身,看看自己上半身,河溪水浸头发湿衣裳,好像落汤鸡;又看看下半身,方才跪在地上,膝盖沾湿了许多泥沙,又像灰里猢狲。
走进一个大宅门,众女人都进去了。老女人叫王黔也进来。
第(3/3)页